庫茲涅佐夫?

這個名字,在老毛子這裡應該也是很普遍的,就和國內的小明小紅一樣,很多人都叫庫茲涅佐夫,至於眼前的這個戴著厚厚眼鏡片,頭髮還已經禿頂的傢伙,就是S300系統裡面的遠端雷達的研發人員,首席工程師Ю.А.Кузнецов!

(查到了兩個人,其中一個不知道怎麼翻譯,百度一下,給出來的居然是一堆字母中夾雜著糖醋里脊的單詞,只能作罷。)

“庫茲涅佐夫先生,見到您很高興,我叫秦,這位是我的妻子趙,我們都是尼古拉的好朋友,和尼古拉一起回遠東,路過這裡,進來看看,這是一點小禮物,不成敬意。”

秦濤揮了揮手,於是,形影不離的扎伊採夫抱著一個箱子過來了。

當看到箱子裡面泡沫上扎著的一個個的小黑塊的時候,上面帶著英文字母,庫茲涅佐夫的臉上露出了震驚、激動、興奮,感激…他用顫抖的手,從裡面小心地拿起來了一塊。

果然,投其所好是很重要的,對於這些科技工作者來說,送給他們技術上的東西更有意義。

在燃氣輪機設計局那裡,秦濤送了一批圖形計算機,而現在,送給庫茲涅佐夫的這些小黑塊,就是積體電路!

“這些,是從美國採購的?”庫茲涅佐夫問道,他的話語之中,依舊帶著顫抖。

秦濤搖搖頭:“不,雖然上面的標識是英文字母,但是實際上,這批積體電路是我們自己生產的,只不過,我們是按照美國同型號積體電路來命名的,我們透過這些積體電路的功能來進行逆推,然後自己研製出來同樣效能的積體電路。”

說起積體電路,也就是晶片來,總是會引起無數人的感慨,國內的晶片質量太差,和西方的差距太大等等。

在民用晶片領域裡,的確是這樣的,當中科院計算機所放棄了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研發之後,和世界的差距就迅速拉大,到了後世,雖然一直奮起直追,和西方的差距依舊是相當大的。

但是,那只是民用。

在民用晶片領域裡,講究的是效能,所以,製程越來越先進,在秦濤穿越前,已經是什麼7奈米,5奈米的技術了,顯示著西方在這些領域裡面的強大。

那麼,軍用的呢?

軍用和民用是完全不同的。

雖然在最初的年代裡,美國人曾經給自己的雄貓戰機雷達裡面塞進去了民用的8080處理器,美國人的宙斯盾系統,也曾經用過IBM的民用小型機,裡面塞進去的是摩托羅拉68000.但是,那都是最初階段湊合用的。

軍用晶片,對製程的需求沒那麼高,當民用的手機晶片已經開始向5奈米推進的時候,軍用的晶片,還是以落後幾個代差的28奈米甚至是50奈米的都沒問題。5奈米的反而不合適,一個電磁脈衝過來,就能讓這種先進的晶片燒燬了。

軍用晶片,是不能用國外的,萬一有個後門之類的,在戰場上是會出大事的。

目前來說,14所正在攻關的主動相控陣雷達技術,本質上也是在搞電子技術,每一個T/R元件,就是一個微電子產品。

至於積體電路嘛,國內也是有的,處於深山之中的23所,一直都在搞相關的技術,也獲得了很多個成就。

比如國內第一顆PMOS型大規模積體電路(LSI)120位MOS移位暫存器,成功實現了從中小積體電路發展到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跨越;第一個1K、4K靜態儲存器、第一塊ECL電路S12、第一代運算放大器系列、第一套彩色電視機成套電路系列;第一塊A/D、D/A轉換器、第一批抗加類比電路等等。

現在秦濤拿來的,就是24所的產品,和西方的先進軍工晶片相比,這些晶片不值一提,落後還是落後的,但是,如果要是和老毛子這邊相比,那就毫不遜色,甚至佔據有些優勢了。

畢竟,進入八十年代之後,國內曾經從西方引進過晶片技術,還提出過531計劃,老毛子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前面寫了個數控機床,九十年代咱們已經開始搞了,只是試驗樣機,成熟起來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能用就成啊,這些積體電路,也是這樣,國產的肯定是比不上進口的,但是,咱們自己能生產,用得就放心。當然了,要真正地趕超西方,還得三十年的努力。為了增加說服力,再說一件事,等到S300進口之後,咱們的技術人員拆開研究,發現老毛子裡面用的技術,比咱們要落後,但是,老毛子的整合能力是真強,明明是一堆落後的零件,攢起來之後,還非常好用。)

此時,聽到秦濤說起這些晶片是中國自己生產的,庫茲涅佐夫張大了嘴巴:“這不可能!”

“庫茲涅佐夫先生,您是搞技術的,不該這麼武斷吧?如果不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我能這麼輕鬆地獲得這些積體電路?其中某些型號,已經是西方禁止出售給我們的了,我們國內的庫存,用一塊就少一塊,怎麼會捨得拿出來送給您?”

秦濤這句話倒沒錯。

庫茲涅佐夫看著一塊塊黑色的晶片,心中的震驚是無以倫比的,等到他看完了所有的型號之後,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這些積體電路,你們自己都能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