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仙人,以藥物養身,以術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魂魄未散,真一內守,可待生機!

……

時間一晃。

一週過去。

深夜,月上枝頭。

孟安盤坐於院中,沐浴月華,靜心入定,開始第一次正式修行這太陰煉形之術。

吞吐月華,隱隱約約,孟安透過識念感覺到一處奇妙存在正在緩緩凝聚,朦朦朧朧。

“這難道就是神魂或者說是靈魂?”

孟安心念一動,細細體悟!

隨著這月華瀰漫整個體內,並漸漸融入腦海處的朦朧體靈魂處,孟安清晰的感到了一種變化,體內靈力的運轉更為靈活以及許久未能突破的識念與境界有了鬆動的趨勢!

更為慶興的是,隨著他識唸的加強,感覺到自身對右手神通黑洞的掌控力得到明顯的增強!同時清晰感應到那於右手開闢的殘缺微黑洞之中,正在緩緩吸收月華等靈氣,一層薄而殘的“胎膜”開始進行修復並隨之在緩緩凝聚成新的薄膜,這可能就是古夏道家傳說中記載的天地胎膜。

回過神來,看了看月已落下枝頭,估摸著已經過去一個時辰左右。

“這算是達到了太陰煉形裡所說的‘入定’層次了嗎?”孟安有些茫然。

按照太陰煉形中劃分,道法有四境,入定,觀想,陰神出竅,陽神逍遙。

道法第一境便是‘入定’,通常便是熟練道經典籍,每日湧讀,來降服自身心猿意馬,使得心靜如水,雜念不生,則才能稱為“入定”。而唯有達到“入定”層次,方可感受到自身靈魂所在,只有觸碰才能修煉,進而壯大靈魂。

但這其中是存在一個較為隱形的門檻。

對於一般人來說,雜念太多,心是“不定”的,難以控制自己思維克服心猿意馬,念頭不純,自然是始終不得‘入定’。

而孟安歷經生死,身具神通,體魄強大,心境不俗。領悟出“太陰煉形”之後,第一次修煉,就已經踏入門檻,不得不說這底蘊深厚啊!

這要是尋常之人,想要修仙問道,踏入門檻!

其一尋找門派進行拜師學藝!(結果未知,還不知道收不收徒,有沒有這個靈根或者是悟性!)

其二幾年灑掃,考驗心性,幾年唸經,學習修道知識。

少則四五年方可達到入定層次。

而靈魂達到入定之後,還有觀想,陰神等等,所以說大多數修仙門派都是從道童開始培養!

……

太陰煉形主要是強調“修養心性,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可行己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以及“修道不離身,離身道不真”。

可惜的是胡巍手上的書卷也僅是殘破的,勉強能夠從中領悟出《太陰煉形法》可供修煉,卻沒有以其他符籙與咒語。

且即使練成,無法器,符咒以及法術等手段,也難能與人爭鋒!!

好在除了能強大神魂、增強底蘊之外,最重要的是境界的突破措施以及靈魂蛻變之法尚未丟失。

而《太陰真君遊記》裡記載有“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只可惜,那按太陰真君所說應該是還有一套修煉肉身的法門,靈魂肉體發力合一,把握陰陽,方能成道!

孟安對比修煉前後狀態變化,與腦海中新的感悟相互印證,心中有了結論:“感應靈魂,入定成了!”

開啟遊戲面板,臉上露出笑意,果不其然,赫然已多了一個新的功法

“太陰煉形入定: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