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我給《害群之馬》打分的話,我會打8.5分,這是一部很有哲學意味的電影。”

“《害群之馬》比那些尋常之下無痛呻吟的文青電影有意義的多,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今年所有上映的電影裡最值得觀影的一部電影。”

“這是一場關於社會制度與烏托邦的諷刺盛宴。”

害群之馬上映後的第二天,網上已經出現了一堆的觀影感想和影評分享,基本上大部分的評價都是偏好的。

當然了,也有不少人覺得片子拍的不知所然,剪輯亂七八糟,表達敘事混亂。

基本上文藝片被罵到的點,《害群之馬》也被罵到了。

不過總體評價還是不錯的,至少在文藝青年扎堆的豆瓣和知乎上,《害群之馬》的評價要比微博上好的多。

但是呢,雖然評價不錯,票房成績卻不盡人意。

首日票房才堪堪一千萬出頭一點點,這應該是楚秋上映的電影裡成績最差的一部,主要還是歸功於那版預告片,實力勸退了一票的觀眾進電影院看。

就連楚秋的很多粉絲,嘴上是說著支援秋秋,大家一定要進電影院看,但是實際上自己卻壓根都沒有去看《害群之馬》的打算,都準備等影片平臺出資源了從網上看。

沒辦法,看完預告片之後壓根就沒想看正片的慾望了。

這都得“歸功”於蘭俊雨,用他的話來說,做那麼一版預告片就是為了勸退一些膚淺而又沒什麼思想深度的觀眾,他們不適合這部《害群之馬》

反正楚秋聽他這麼解釋,只覺得導演文青病又犯了。

也就是這部電影投資方是代磊和他自己佔大頭,不然他這麼搞要被投資方安排的明明白白!

《害群之馬》上映的第三天,因為一些影評的發酵,使得一批文藝電影愛好者對《害群之馬》產生了興趣,第三天的票房成績倒是漲了不少,當日票房破兩千萬,在文藝片裡也算很好的成績了。

正巧,4月15號,也是《害群之馬》上映的第四天,戛納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和藝術總監在巴黎舉行釋出會,公佈入圍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評選的58部電影作品名單。

其中《害群之馬》赫然在列!入圍了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也就是說,《害群之馬》將要參與金棕櫚獎的角逐!

而楚秋,也將參與到本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影帝之爭!

訊息一從歐洲傳到國內,立馬就引起了國內媒體的一片譁然之聲。

國際三大電影節,戛納、柏林、威尼斯,相比較美國的奧斯卡,這三座更偏向藝術性一些。

作為三大國際電影節,戛納在國內要比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名氣更為閃亮。

這是因為當年九十年代華夏影片在戛納屢屢有所斬獲,並且都是一些經典的電影與國內公認的優秀演員。

有幾位甚至可以說是成就了華夏電影圈的重磅大佬,都曾獲得過金棕櫚。

所以在國內群眾心中,戛納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而戛納電影節作為一個已經成立數十年的電影節,自然在評選上有一套自己的規則。

戛納電影節的入圍是分為很多不同單元的,不同單元針對不同型別的影片來評選,而其中的主競賽單元都帶“主”字了,自然是戛納的重中之重。

並且,也只有主競賽單元獲獎才被稱之為金棕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