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你演的很好。”

芝加哥火車站裡,飾演芬格爾的喬納森豎起大拇指誇獎了一番楚秋。

劇組聚餐結束之後,第二天全劇組就進入了拍攝狀態。

他們這會正在拍攝在芝加哥火車站二人初次見面的戲份,幾場對手戲拍下來,喬納森就感覺到了楚秋的演技水平很不錯,無論他丟擲什麼,楚秋都能穩穩的接住戲。

“謝了,喬納森你也演的很不錯。”

以楚秋那高中水平,而且好多年沒用過的英語,勉強也就能聽得懂一些常用語了。

好在這次拍戲雖然在外國,但是臺詞不用全英語對戲,楚秋拍戲的時候說中文就行,而這些外國演員用英語對戲,到時候後期會找中文配音演員幫他們配中文,畢竟這是一部中國電影,而且原著裡也是全中文交流的。

不過到時候片方是準備打通關係渠道,在國外也上映的,也會找一些英文配音再配一版英語原聲的版本,所以雖然後期要配音,但是現在現場拍攝的時候還是要全景收音的,到時候中文版用中文原聲,英語版用英語原聲。

“準備轉場,一會拍第二幕,特快列車上的戲。”

導演的大喇叭聲從不遠處的監視器附近穿了過來,喬納森聳了聳肩,原本還要和楚秋聊的話收回了肚子裡,跟著工作人員就往一輛劇組租的空火車上走去。

楚秋當然也跟在後頭,下一幕是要拍和古德里安教授的對手戲,也就是那個面試路明非進卡塞爾學院的考官。

他們將在火車上揭露隱藏在這個世界上的秘密,龍!

並且與路明非攤牌,收他來卡塞爾學院不是學挖掘機的,是學的屠龍!

這場戲很重要,可以說是拉開整個電影的世界觀,並且對觀眾的三觀發起第一次衝擊,這場戲不容有失。

不過楚秋卻覺得有點難搞,因為和他對戲的演員都是外國人,正式開拍的時候都是他講中文,對方講英語,然後他英語又半吊子水平,所以就聽不太懂,這就導致了他背臺詞的時候不但要背自己的,還要背對方的,不然可能演著演著就不知道接那句話了。

這些都還好說,主要是對戲演員說話他聽不懂就會搞得他很難入戲,像他這種體驗派演員在拍戲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將自己完全代入到戲裡,當導演喊開始之後,他就是路明非。

可是對手演員講英語他聽不懂,就要廢功夫在心裡默唸對手的臺詞,這樣就很有衝突感,很難完美入戲,非常影響他的發揮。

楚秋也和導演說了這事,但是導演一時之間也沒法子,只能說先拍著,看看實際拍出來的效果再說。

剛才火車站的幾場戲份倒是拍的還行,不過那是因為火車站的幾場戲都挺簡單的,就是普通聊幾句天而已,但是接下來列車上的戲份就不簡單了。

“導演,給我十分鐘我準備一下。”楚秋打了個招呼之後就捧著劇本反覆的看著這段戲的對話,並且在心裡勾勒著古德里安對路明非揭露出龍的存在這一事實讓路明非產生了怎樣的情緒。

從不信到震驚再到看到活龍的震撼,這段心路歷程要如何演繹。

楚秋盡力的在模擬著情景之中的心情,怕就怕到時候聽不懂對手戲演員的臺詞導致突然出戏,那就尷尬了。

十分鐘後,楚秋將劇本丟給了向源,深吸了一口氣走進了佈滿攝影機位的車廂裡,示意導演準備好了。

而飾演芬格爾的喬納森和飾演古德里安教授的加里奧德曼早已經坐在車廂裡等著楚秋了。

他們倆一個是學長,對一切都很清楚,只需要做個背景板安安靜靜的呆在車廂裡就行,另一個是老謀深算的老教授,而且又是揭露秘密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誇張的表情和內心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