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廳內非常的安靜。

即便電影已經結束了,廳裡的照明燈全都亮了起來,但是觀眾們卻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熒幕上正在滾動著一段結尾字幕,黑底白字。

“據傳,商鞅被車裂後,秦國百姓爭啖其肉,商鞅很快就屍骨無存,這些百姓中,有不少人就是當年商鞅一次性處決七百多人的家屬和朋友,商鞅死後,秦國百姓歌舞於道,如釋重負。六國聞之,亦皆相慶。商鞅之死,似乎是個普天同慶的局面。”

等到字幕滾動完畢之後,熒幕上這才開始滾動播放起了主創和幕後工作者的名單。

“啪啪啪啪啪。”

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三分客氣七分真情。

這部《變法》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部寫實劇,歷史正劇,非常的富有教育意義和探討精神。

在片子的開頭部分,有一段衛鞅在魏國和諸子百家辯論的劇情,儒法道墨老,刑名農商縱橫。

各家學說爭相齊放,互相論道的場面一下子就將觀眾拉回了那個紛亂的大爭之世。

跟隨著嬴渠梁和衛鞅的腳步,見證著他們開拓出一條嶄新的大道,將一無所有,弱國貧民的秦國經營成西北霸國。

“好,很好看!”

“常導牛逼!”

這部電影好看嗎?

說實話,《變法》和其他大部分電影比較的話,確實太過嚴肅沉悶了,史詩感和厚重感十足,但是觀影體驗並不會很好。

比起爆米花電影,科幻片,或者愛情劇,無論是題材上還是劇情上都大相徑庭。

但是這部電影沒意義嗎?

當然有意義!

常衛青藉助電影,將商鞅變法這件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事情,完整又清晰的呈現在了觀眾眼前,將觀眾帶回了戰國那個獨特的年代。

透過一部電影學到了很多有意義的道理與理念。

比起枯燥無味的歷史書,大部分人更願意看這樣一場生動的電影來學習一段歷史。

“下面我們有請本片的導演常衛青先生上臺做一下首映總結!”

常導站起身走到了熒幕前,學著電影中衛鞅的姿勢,向觀眾們作輯行了一禮。

西裝革履還拿著話筒的常衛青行著兩千年前的禮儀,看起來多少有些滑稽感,引得不少嘉賓都嬉笑不停。

“咳咳,中華美德還是要提倡的,說話之前向大家行一禮表示尊重。”

稍微調侃了一下之後,常衛青拿著話筒正式開始說起了感言:“這部電影呢,完全是根據史實來改編的,改編的幅度其實不打,我除了將衛鞅稍微美化了一下,其他地方都大差不差,完全可以當做歷史教材來看。”

“我知道很多人都好奇,我為什麼會想到拍這樣一部史詩劇,而不是繼續拍我擅長的愛情劇。”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在三年前吧,我在家裡陪我十二歲的小孫子的時候,他拿著一本厚厚的中國上下五千年,指著其中記載著商鞅變法的那一頁對我問道:爺爺,為什麼電視劇裡放的都是愛情片,都沒有這種講歷史的劇。”

“歷史明明很有趣啊!”

說到這,常衛青笑了笑,環視了一圈現場嘉賓,帶著詢問的語氣說道:“各位朋友們,你們仔細想想,一部87年的《三國》電視劇放了多少年了?”

“你們最近看過的一部歷史正劇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來幫你們回憶一下吧,上一部真正的歷史正劇,電視劇是2012年的《楚漢傳奇》。”

“電影的話同樣要追溯到2012年上映的《甲午大海戰》”

“哪怕再往上數,也不過七八年才有一部歷史正劇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