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七章 變法(五)(赳赳老秦)(第1/3頁)
章節報錯
..................
秦國議事殿之上,君臣皆安然落座。
嬴渠梁環視一眼之後,開口說道:“今有客卿衛鞅,提出變法強秦方略,此乃國家大計,需得上下同心,今日朝會商討議決,列位臣工應當坦誠直言。”
嬴渠梁突然投出了這麼一個重磅炸彈,議事殿內眾大臣頃刻之間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十數息之後,端坐在左首之位的甘龍雙手執笏一禮,打破了這個沉默的氛圍。
“君上,事關重大,臣等一時無從說起,客卿當先行申明主張,該如何變法。”
“也好,那客卿你就先說說吧。”嬴渠梁示意了一下衛鞅。
“嗨。”
衛鞅站起身向眾臣行了一禮,認真的注視了一番表情或凝重,或不在意,或看戲的列位大臣們,深吸了一口氣,開始介紹起了他的變法之道。
“列位大臣,放眼天下諸國,唯有變法才能強國。”
“秦國變法大要有四。”
“一,獎勵農耕以富國。”
“二,激賞軍功以強兵。”
“三,統一政權以理政。”
“四,移風易俗以正民。”
“在這四綱之下,各有相關法令以保證實施。”
衛鞅在眾目睽睽之下,丟擲了他精心準備許久的變法綱領。
他的話音剛落,坐在席尾之處的一個大臣便迫不及待的出言反對道:“我秦國朝野向來推崇穆公祖制,已成深遠傳統,欲行變法,必須先說明祖制的弊端,否則難服朝野之心。”
這番話一出,不少參與朝會的大臣都出言附和道:
“好端端的秦國,沒人想變!”
“就是,沒人想變!”
“現在就挺好!”
衛鞅坦然受之,微微一笑,既然群臣要祖制的弊端,那就好好論上一論。
“既然如此,那鞅就和列位臣工說道說道祖制之弊。”
“秦國祖制,仍然是較為完整的春秋舊制,其弊端有三。”
“一,還以王道為本治國,輔之零碎的新政,效果收穫甚微,與今大爭之世全然不和,相比於已經變法過了的山東六國,差距甚遠。”
衛鞅這麼說,贏氏公族之人可就不服氣了,一位贏姓公族起身斥道:“荒謬!”
“若是如此,穆公何以稱霸諸侯!”
“就是就是!”
衛鞅立馬據理反駁道:“穆公之霸,已是春秋之事,距今已近百年,且穆公治秦,全賴一賢之力,沒有穩定的法令為國人遵守,這是人治,並非法治。”
“所以穆公之後,秦國才會經歷四代混亂,盡失河西、秦東兩大根基之地,最終淪為弱國。”
“你!....謬論!”公族人員被衛鞅這番話氣的半死,但是卻又無力反駁,呢喃數次,最終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只好憤然落座。
公族之人不做聲了,第二排端坐的一個大臣卻緊接著逼問道:“第二弊端,敢情高論。”
衛鞅左手豎起二指:“這第二弊,便是賞罰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