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秋坐在休息椅上沉思著,腦海裡都是道明老師那個犀利的眼神。

剛才在道明老師的氣勢和質問之下,他有那麼一瞬間還真覺得自己是不是殺人了,所以才遲疑了一下。

道明老師揹著手踱步到了楚秋面前,疑惑的問道:“怎麼了剛才,我眼神嚇到你了?”

楚秋笑著點了點頭,仰慕的說道:“您演戲的氣勢真足,眼神和微表情都演的特好,我是有些接不住,您教教我唄。”

道明老師搖了搖頭,坐到了楚秋旁邊說道:“表演並不是教出來的,是需要自己領悟的。”

“現代表演藝術一般是分為體驗派、方法派和表現派。”

他指了指自己說道:“我只擅長體驗派和方法派,對錶現派並沒有什麼經驗。”

“我看你也是偏向於體驗派表演的,但是我發現你的表演出發點有些不太對。”

道明老師直視著楚秋,那個犀利的眼神又再次出現了:“你覺得什麼是體驗派?”

被這麼一盯,楚秋的緊張感立馬就上來了,他猶豫了一下說道:“體驗派就是將自己想象成角色,完全代入到角色感情之中,追求一種範閒就是我,我就是範閒的心理。”

“不對。”道明老師搖搖頭說道:“體驗派是被誤解最多的學派,很多院校老師對體驗派的理解都是錯的。”

“體驗派提倡的應該是從自我出發,成為角色,而不是模仿一個臆想出的形象,或者把你自己套入到一個和你的性格、生活習慣、行為都完全不一樣的角色之中,這樣是無法演繹出成功的角色的。”

“從自我出發,強調的就是一個真聽、真看、真體驗。”

楚秋有些懂了,但是有有點沒懂,他疑惑的出聲說道:“道明老師,怎麼才算是真聽、真看、真體驗。”

道明老師站起身扭了扭腰,一邊活動著筋骨,一邊解釋著說道:“我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如果讓你去演一個盲人,用體驗派的方法並不是去模仿盲人,而是讓自己去相信盲人的情境發生在了自己身上。”

“比如你每天就閉上眼睛,自己在屋子裡瞎走,自己去體驗、去感受盲人是怎樣的感受,日常中是如何生活。”

“你還是你自己,只是情境變了。”

“從“自我出發”是“成為角色”的基礎,並非是先從自我出發,再成為角色。”

楚秋恍然大悟的點頭說道:“那不就是本色出演嗎!”

“錯!”道明老師擺擺手否認了楚秋的理解。

“從自我出發並不是本色出演的意思,相反,從自我出發是最難的。”

“首先就要求暴露自我或許不想為人知的性格,我再舉個例子。”

“比如讓你去飾演一個同性戀,你不能去模仿別的同性戀是什麼樣的,而只能把自己內心中哪怕只有一點點對男人的好感拿出來給角色,在表演時,你就是同性戀,你就要將你內心中同性戀的那一面展露出來,並且無限放大。”

“其次就是要求相信情境。”

“比如有個人拿著假槍指著你的腦袋,你就要把他當成真槍,相信這是真的死亡威脅。”

“這樣才能在情境中能夠表現出下意識的反應,而不是提前設計好的表演,因為你設計的再好,也比不過真實反應更讓觀眾信服。”

“這種相信可比設計難得多。”

“最後還必須做許多人物小傳讓角色豐滿,讓一個虛構的情景如同生活一樣豐滿,其中需要填充的內容是相當驚人的。”

“不過這一點你做的很好,倒是不用再加強了。”

楚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認真的將這些話記在了腦海裡。

但是很快他就有了新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