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拍攝進行時 (求推薦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王宮影視城的大殿內,飾演秦孝公的侯勇身穿著諸侯冕服,表情嚴肅,不苟言笑的跪坐在上首的案几之上。
....................
“《變法》,第二十四幕,第二場,開始!”
隨著場記的一聲打板,大殿內的軌道攝影車開始運轉了起來。
“宣衛鞅覲見。”一個侍者在殿門口扯著嗓子喊道。
沒過一會,身穿一身白色裳衣的衛鞅就低著頭跟著另一個侍者走入了大殿之中。
秦孝公一見到衛鞅的身影,立馬就從跪墊上站了起來,彎腰拱手作揖說道:“見過先生。”
衛鞅走到了離著秦孝公五步遠的距離站定,同樣作揖回了一禮說道:“衛鞅,參見秦公。”
雖然常說春秋戰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期,但是恰恰在這個時期,邦國君王卻最為禮賢下士,比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趙宋更甚之。
正所謂臣拜君,君亦要拜臣。
封侯拜將,拜為相國,都缺少不了那個拜字。
“請。”互相見禮之後,秦孝公輕甩衣袖,示意衛鞅坐下再說。
春秋戰國時期貴族也好,官員也罷,哪怕是鄉野賢人與君王會面的時候都是可以坐下說話的。
君王跪坐在上首,臣子在下首左右分坐。
坐而論道。
待二人重新跪坐在案几旁之後,殿內的侍者為他們送上了一些水果和酒水。
秦孝公拿起三足青銅酒樽,遙敬了衛鞅一下,一飲而盡之後說道:“不知先生有何治秦之良策。”
他放下酒樽,再次站起身揖首拜道:“還望先生教我。”
“欸,不敢!”衛鞅連忙揮手搖頭說道:“豈敢言教,僅為狂者己見罷了。”
“願聞先生教誨。”
衛鞅輕笑著伸出了三根手指,輕狂的說道:“論及治國之學,天下唯有三道,帝道、王道、霸道。”
“鄙人不才,三道皆有所得。”
衛鞅拿起身前案几上的青銅樽,仰頭一飲而盡樽裡的水。
他飲完酒後,放下了酒樽,從跪墊上站了起來,走到了大殿中央,引經據典的說道:“自五帝治世以來,治國之道便是以帝道為主流。”
“周滅商而代之後,周公創立宗法之制,以公族士卿以治國人,束君王,此為王道也。”
“然自周室東遷之後,王道衰弱而列國崛起紛爭,治國之學便成為百家爭勝之勢也。”
“論及霸道者,雖可強國,但無仁禮之分,世事皆以力服人也。”
“但,即便如此,也無超越帝道之境界者。”
衛鞅的言語頓挫激烈,說話時手舞足蹈,動作幅度甚大,秦孝公完全被衛鞅散發出的氣勢給懾服了。
他坐在上首拱手一禮,誠懇的說道:“那敢問先生,何為帝道治國。”
侯勇此時已經完全將自己代入到了角色之中,他現在就是那位求賢若渴,禮賢下士,以圖秦國變強的賢住秦孝公。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
衛鞅拱了拱手,胸有成竹的說道:“帝道者,上古君王所行之道。”
“以無為治天下是為有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