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了一頓賓主盡歡的下午茶之後,楚秋與幾位主演也算是互相認識了一下,大家都是演員,還是蠻有共同話題的,楚秋與他們聊了聊華夏劇組的一些趣事,他們也與楚秋分享了一下好萊塢劇組的運轉方法,雙方都滿足了一番好奇。

一番愉快的交流之後,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幾位主演也都陸續離場了,直到包廂裡就只剩下楚秋與保羅導演和梅根製片之後,楚秋也準備起身告別,回酒店休息休息。

他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落地舊金山之後馬不停蹄的就被接來參加這次聚會,現在已經有些疲憊了。

“嘿,等等,Chu,我這還有個事情想與你聊一聊。”

就在楚秋禮貌的向兩位劇組Boss告別,想要離開的時候,梅根卻出聲攔下了他。

“Chu,這次之所以專門把你請來舊金山,不只是想和你談論有關《The Master》的事。”

梅根神秘一笑,從自己的公文包裡掏出了一部iPad。

“Chu,給你看個東西。”

楚秋沒搞懂梅根在幹什麼,一臉疑惑的把頭湊了過來,看向了IPad螢幕。

“電影?”

只見梅根伸手在ipad上一頓點選之後,開啟了一個播放視窗,一段長達100分鐘的影片開始播放了起來。

楚秋暫時壓下了心裡的疑惑,將心思放到了ipad上。

一開始他只是漫不經心的在看著,並不清楚梅根為什麼要給他看這段影片,但是看著看著,他卻被Ipad裡的影片給吸引住了。

“哇哦,很獨特的拍攝手法。”

這段影片並非像一般的電影那樣以第三人稱敘事的呈現方式!

整部影片只用各種電子螢幕來顯示,這樣看起來很前衛,但是對於我們如今移動網際網路螢幕時代,可以說是十分親切了,毫無違和感。

簡單的說,就是楚秋正在用Ipad看著另一部電腦螢幕上的畫面,這種感覺非常新奇。

在電子螢幕上看另一塊電子螢幕上發生的事情。

“酷!”

楚秋完全投入到了這一新奇的觀影體驗去了,漸漸沉浸在了這段影片想要講述的故事之中。

只不過這段影片顯然不是一部成品,更像是一部導演臨時製作版,因為全片只有一個印度裔男子一個人出演了“父親”、“女兒”、“弟弟”等片中所有關鍵角色!

但是雖然他一個人分飾多角,但是絲毫不影響故事的精彩性!

故事完全是圍繞著網路,社交網站來推進的。

一個住在美利堅加州聖荷西的亞裔家庭中,“爸爸”大衛與16歲的女兒瑪格相依為命,然而某天瑪格卻突然失蹤了,大衛焦急之下報警尋愛女,在幫助尋找瑪格的警探羅斯瑪麗女士的同時,大衛也在用女兒的膝上型電腦開啟社交網站,抽絲剝繭尋找愛女下落。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他從來沒有真正的瞭解過他的女兒。太多的事情他都不夠了解。比如他不知道女兒早在半年前就推掉了一直還從這裡拿著學費的鋼琴課,比如他不知道女兒現實生活中其實並沒有什麼朋友…

他還發現,原來女兒一直在跟著自己的兄弟抽大麻,自己卻全然不知。女兒一直在思念著亡母,自己也不知道。

深深自責的大衛繼續在網路上搜尋著,與此同時這件事在社交網路上引起轟動,大衛一家成了名人,許多人出來蹭熱點,人心的冷酷可見一斑。

所幸最後大衛還是找到了真相。

真相是,一直在幫助他查案的羅斯瑪麗探長原來就是幕後真兇。案發當天,羅斯瑪麗的兒子不慎將瑪戈推了下去,哭著打電話給母親求助,羅斯瑪麗為了兒子的將來,一手攬下了這起事件,試圖偷天換日。

真相大白之後,大衛在詢問細節後,懷疑女兒很可能因為大雨的原因,並沒有缺水而亡,急忙趕回案發現場,最終在救援隊的幫助下,終於救回了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