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章 重開殿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偏偏又不能明著跟天子講。
怎麼講,說這是我們利益均分後的結果,有助於穩定朝堂?
雖然事實如此,但這話卻絕不能說出來。
反倒是天子給的道理無法反駁。
去年朝堂改組,一下去掉了朝中近一半的職位,許多朝官至今還閒賦著,還取那麼多士子幹嘛?
且朝廷科考取士人數不定,近年來也是越取越少,天子要減少取士人數,也在情理中……
「有什麼不滿的,就當眾說出來,嘀嘀咕咕,還當這是延英大殿麼?」李曄不想浪費時間來勾心鬥角,直接提醒道。
幾人忙坐直身子,一起向天子請罪:「臣等失禮……」
可到底說還是不說。
說了便成了天子口中的「不滿的話」;不說,沒法下去交待,恐怕還得捅出亂子來……
孔緯是禮部尚書,又兼國子監祭酒,別人可以不說,他卻不能不說,只能顫巍巍立起來道:「聖上欲只取十二人,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科考已結束兩月有餘,所定名額也已論定,士子們無不知曉,皆翹首以盼。此時再刪減人數,豈不是失信於人?亦於聖上與朝廷的名聲有損……老臣以為,還是先取了這四十七人,朝內沒有職務,可以先讓他們候著,待有了空缺再補錄……」
「是啊,是啊,老國公此話在理。」
好不容易有人站出來「主持公道」,其餘人忙應和道。
李曄怪問道:「什麼叫無人知曉?科考乃國之要務,未至放榜時,朝廷所定名額,數目多少,擬取何人,旁人何以知曉?」
「這……」
叫孔緯如何回答。
科考取士所應一切事務,自是朝廷內務,別說是朝外之人,便是朝內其餘無關官員,也不得探聽。可即便是在盛唐科舉鼎盛時期,這也不過是掩人耳目的一種說法,其實暗地裡,早在放榜之前,誰上榜,誰落榜,已早傳得內外皆知,遑論如今這個時候了。
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心知肚明。
天子拿這個來做藉口,似乎有點不講道理了……
李曄也沒想和誰講道理,他點名孔緯問道:「孔卿,你身兼禮部尚書與國子監祭酒兩職,朝廷科考由你主持,參考學子也多是你的學生,這榜上名錄,該不會是你洩露出去的吧?」
孔緯只有慌忙擺手否決:「老臣絕不敢如此,絕不敢……」
李曄再問向殿內其餘人:「既不是孔國公,莫非是諸卿?」
其餘人也只有爭相自保:「臣等實不知情,望聖上明鑑。」
「朕也不相信是在座諸卿。諸卿皆國之砥柱,亦乃朕最親信之人,斷不會行此違制之舉……好吧,此事朕也不追究了。科考乃要務,不容再拖延,孔卿下去後便通告此四十七位學子,三日後再考,擇優錄取,望其好生準備,不要負了朝廷的愛才之意。」
李曄此時再次提出重新錄取一事,眾人唯諾諾。
若不然,真惹得天子去追究洩露一事,問題將更加嚴重。
而且聽天子話裡的意思,將會由他來親自主持,那誰被選上,誰被淘汰,都出自天子授意,倒也算是有了一個交待,免去了他們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