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章 其意圖並不在蒲津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道面朝北渠的華州兵營壘,雖是在大軍到來之時臨時搶築,一共只建了不到十日,牆體又只是圓木製成,遠不如真正的夯土磚石城池那般堅固。
可好歹也算是一座壁壘,便是千軍萬馬橫衝過來,也可抵擋一時,如今,卻被「大將軍」一炮就給輕易轟開了口子。
韓建心裡滿是震驚和疑問,那「威遠大將軍」,究竟是何方神器……
朝廷斥候仍在繼續傳話道:「……朕亦知,撤軍讓道,自非朝夕之事,朕不願過多催促,唯望韓卿早做安排……朕最多再與韓卿兩日時間。兩日後,若卿再不遵詔行事,吾二人君臣之義,怕是難保,望卿思之慎之。」
好歹還給留了兩日……
韓建趕緊回話:「煩勞天使轉告聖上,臣絕不敢辜負天恩雨澤……」
莫非,當真要將蒲津關拱手交出?
天子留出的兩日,看似是一種仁德,可對韓建而言,實則又何嘗不是一種煎熬,逼他做出最艱難的抉擇。
一時之間,韓建也分不清楚,戰敗後被奪去蒲津關,與未戰先怯、主動交出蒲津關,哪一種情況更讓他無法接受……
矛盾糾結之下,韓建走進了他近來愈發信任的長子韓從允的帳房,希望能多一個人替他分析利弊。
而韓從允也不負所望,一開口就是撥雲見日:「阿耶可曾想過,聖上為何執意要取蒲津關?」
「朝廷若據有蒲津關,既可控制朝邑鹽道,向西可徑取蒲津渡,向南,也可以橫掃沙苑……這難道不就是他的意圖嗎?」韓建先是一愣,隨後略感詫異,向來聰慧的長子為何問出如此膚淺的問題。
「若真是這個目的,那如今朝廷佔盡優勢,又握有神器,大可趁勢進攻,一舉奪回蒲津關。卻為何又只示威、不發兵,裹足不前?」韓從允再問。
韓建這次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細細思索。
「自徵鳳翔後,朝廷接連用兵,先後收涇州、邠州、坊州……環顧關內四面,正該輪到我們華州了……」
韓從允一旁應和道:「朝廷收涇州,卻不趁機北征原州;收邠州,卻又放任寧州不顧;收坊州後,也是止步不前。看似處處用兵,卻又處處點到為止……仔細想來,頗有蹊蹺之處。」
「確實蹊蹺。」韓建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依我兒之見,朝廷意圖何在?」
韓從允提醒道:「阿耶莫不忘了興元與鳳州的爭端?」
楊崇本於陳倉道上調集民夫、大興土木,而陳倉道的盡頭便是漢中的根本興元府,其中意圖再明顯不過,這也導致了興元與鳳州之間摩擦不斷,只是楊崇本背後有朝廷撐腰,楊守亮不敢妄動,才一時未興起干戈。這些關內諸藩間的動向,韓建自是一清二楚……
「你是說?」韓建恍然大悟,「朝廷真正的意圖,是在漢中?」
唯有如此,一切才能解釋得通順。
朝廷於關內四面用兵,卻又極其剋制,只因不想挑起過多的爭端,以分散了兵力物力,從而可積蓄起所有力量,南下興元。
照此看來,朝廷有意挑起與華州的爭端,卻又不大舉進攻,與涇州、邠州、坊州等地同,都不是朝廷真正要用兵之地……
韓建方心情舒展,卻不料韓從允否定了他的答案:「依孩兒看來,當今天子的用意,怕不是在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