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雷身為錦衛下神機營統制,不管他是私心還是公心,都不應當提出由神機營來包辦制硝的建言。

此刻面對天子的訓斥,或許他還沒明白自己的過錯所在,但還懂得連忙跪地求饒。

「奴婢失言,奴婢糊塗,奴婢……求大家責罰……」

對待自己的家奴,該罰就得罰,不能慣著。

李曄瞟了眼黃萬年:「就罰他做一月苦力,去宮外搬運硝石,你來監督。」

「諾。」黃萬年領命。

張公雷反倒暗鬆了口氣,忙磕頭謝恩:「謝聖上責罰……謝聖上責罰……」

天子肯罰他,便沒拿他當外人。

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

既然製成了手動引燃的簡易炸彈——天雷,那能不能製成被動觸發的地雷呢?

如此一來,便可將炸彈提前部署在指定區域,天雷受殺傷距離侷限的問題將迎刃而解,且能極大地豐富戰術戰略。

早在去年徵鳳翔回來的八月,李曄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天雷與地雷之間,看起來,僅是觸發方式上的區別。可就這麼一點點區別,該如何解決呢?

李曄只提了個大概的構想,然後將問題拋給了神機營。

然而神機營內,主要由青壯太監和挑選家世清白的軍卒組成,後又選拔了一批壯漢,專以搬運之類的力氣活和投擲天雷,並無能工巧匠,遲遲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年後,李曄耐心耗盡,便又這個問題拋給御作間。

而這一次,御作間也未能解決這個小問題。

倒不是他們的技藝不夠,問題很簡單,就是沒有明火,需改為撞擊或承壓引爆。

他們嘗試過很多方法,不斷改進引爆裝置,可結果都一樣,想要引爆地雷實在太難了,單是人馬踩踏的力量不足以引發爆炸。

甚至有工匠嘗試在地雷內裝填火石和易燃的油芯,待承受外力後,在地雷內生成明火,從而完成引爆。然而這又對裝填過程和技藝要求極高,裝填過程中數次引發意外爆炸,竟出現了工匠傷亡,不得不中止。.

李曄也明白,若按這種方法去製成地雷,會造成大量無辜而珍稀的匠人傷亡不說,這種穩定性極差的地雷,也無法投入戰場實用。

最終,李曄放棄了研製地雷,還是專心填制天雷。

從上次龍尾陂前的實戰效果看來,一顆天雷約裝填三斤黑火藥,擲入有甲衣的軍卒叢中,能造成三至七人傷亡。這還是在賊兵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

也就是說,不可過高期待天雷的效果。

最好的辦法,當是以數量換質量,儘量趕製出盡可能多的天雷來。

二十日之期滿,李曄如約再訪藍田軍營。

所有部隊已全部完成改制。

看來,嚴令還是有效果的,沒有人想被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