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章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曄倒不為這個問題困惑。
他通讀古今歷史,又參閱過大量歷史相關經典文章,自是知道,正因朝廷如今威勢日隆,所以四方藩帥才減少了他們的貢賦。
這跟當初禁內宦官選嗣君是同樣的道理。
哪位親王越平庸,越無能,越沒有外族扶持,越容易操控,就越能得大宦官們的青睞,將其推上天子大寶之位。
在各地藩鎮看來,尤其是那些強藩,天子若不思進取,安安心心當個禁宮內的吉祥物,他們自然樂得拿出錢財來供養,為自己換來些名分上的優勢,也可博得一個好名聲。
若天子銳意進取,甚至展露出平定天下的志向,那他們就得小心點了,得握緊錢袋子了,以此來制約天子和朝廷的勢頭。
李曄留意數了一下,較之去年,西川進獻來的貢賦大降。而另一面卻是,去年他極力打壓王建,始終不肯給王建一個名分,又調集各方勢力進入西川爭奪;而今年,為了降低王建對朝廷和東川神策軍的敵意,他藏起了自己的意圖,已授予了王建西川節度使,並派發雙旌雙節。
汴梁的情況相同。
去年,李曄分設各地兵馬府行營,拆分了朱全忠的領地,而到了年末,朱全忠照常貢賦,絲毫不受影響;今年,李曄為集中精力掃蕩關內,對關東各藩均以安撫為主,包括汴梁報上來的所用授命,都一字不改予以批准,可如今,汴梁進獻來的貢品,不足去年的一半。
在這個王朝末世裡拼殺,能存活下來的,都是人精啊。
特別是在這種大勢的判斷上,幾乎不會犯錯。當然也沒有他們容錯的空間。
大概只有浙東董昌還沒看清形勢,還在傻乎乎地大把大把往京城裡送錢……
李曄如今也是人精,他早預料到了眼下這個「困境」。
所以他要大力推行平稅法,在蓄養民力的同時擴大賦稅收入。
朝廷要斂財,要供養龐大的軍隊以征討四方、以安定天下,妄圖靠四方藩鎮施捨的貢賦,本身就是不現實的幻想。
終究,還得靠自己,靠平稅法。
四方貢賦的下降,隨著朝廷的強大,本就是不可逆的事實。
另一方面,各地藩帥為減少貢賦而尋的那些託口,也並非全是藉口,與去年相比,今年四海各地的戰事數量減少,但每一次戰事的消耗和殘酷性卻明顯增大。
上月的時溥自焚燕子樓,便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時溥據淮北徐泗已十年之久,為稱霸一方的強藩,曾在剿滅黃巢中論功第一,詔授檢校太傅、中書令,得封鉅鹿郡王。地位之尊、威望之盛,當世諸藩帥難出其右。可在與汴梁爭雄失敗後,竟落得個身死人手、舉族盡滅的下場,也不可謂不慘烈。
在如今這片四海大地上,時溥並非個例。
李曄立於含元殿後的龍首臺上,舉目四眺,依稀看見了這大唐版圖上,各處硝煙滾滾,數不清的梟鴞、老鴟、豺狼,正爭相亮出它們的吃人的獠牙。
與梟鴟為伴,自己也得是一頭猛虎。
李曄並未感嘆太長時間,便將目光放向西南方。
如今關內已定,難有後顧之憂,加之錢糧儲備已豐,兵甲充足,正當獎率三軍,平復三川了。
年末歲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