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章 篡奪皇位(第1/2頁)
章節報錯
火炮最終能不能成,還是得試了後才知道。
試炮定在了半月後。
火藥是調配好的,實心鉛彈製作方便,這兩樣事物並不佔時間,主要是配製炮車,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別看這火炮只長三米三,炮口處直徑零點二二米,炮膛處直徑約零點三三米,可重量卻在九百公斤以上。要給這樣一個重傢伙配上「坐騎」,還得考慮木製車軸與車輪的承壓,顯然是要動一番腦筋才成。
且李曄還得考慮發射時的狀態。
匠人們不知道火炮發射的後坐力有多恐怖,李曄卻是知道的。
按他的期望,最好能在配製的炮車上直接發射,不然到了發射時,還得將火炮搬下來,再費時費力搭建臨時發射炮臺,肯定會削弱火炮的實戰能力。
他又想,是否還能設定個減震裝置?類似於現代火炮發射完後,可以有一定幅度的後坐,然後再復位,如此,相較於將炮身完全定住,強行吃掉後坐力,更能保養火炮的威力和壽命……
具體當如何配置炮車,李曄不懂,他只知道將這些要求提給陳石原等人,再勒令他們完成。
因而,預計半個月時間來配置炮車,一點都不算拖延。
就在李曄等待試炮的時間內,發生了件讓他啼笑皆非的事。
此事說來話長,只擇簡要處說。
兩位親王,也就是李曄的兩個侄兒,建王李震和丹王李允,見平稅法頒佈後城內動盪,皇親國戚和功勳世族們吵鬧不斷,私下裡也沒少說當今天子的壞話……於是乎,這二人,不知怎的就動起了歪心思,想起了前些年襄王李熅被扶持為帝、逼迫僖宗李儇退位的舊事,以為如今形勢與前些年相同,正是可竊取大寶之時。
二人中,建王李震本是李儇長子,對當今天子奪走了本屬於他的帝位一直耿耿於懷,從未斷過這個念頭,更把此次京城動盪視為了天賜良機,因而格外積極。
二人不謀而合,開始一番緊張籌劃。
他們依次先找到了六叔吉王李保。
當年,僖宗李儇晏駕後(李環排行第五),滿朝官員都認為李儇昏庸無能,尤其是引發了黃巢為首的草賊動亂,所以即便李儇留有子嗣且長子李震已年過十三,仍不願意扶持他繼任天子。接著在李儇的兄弟中挑選(長者為尊,為尊卑有序,故只能挑選李儇的弟弟),按長幼秩序,也應當由吉王李保繼位(李保排行第六),結果由於宦官亂權,反擁立了當今天子李曄(李曄排行第六)。
李震和李允二人也未完全昏頭,知道他們二人在朝中毫無根基,在李唐宗室中又是矮輩,難以服眾,所以預備將李保推至前臺。
且當年朝臣們一致推選李保,說明李保在朝堂上有威望、得人心,把他先推出來,李唐宗室和朝中百官都只得遵從……
二人接著找到了禮部尚書孔緯。
孔緯是僖宗朝舊臣,顧念先帝恩德,怎能不對先帝之子李震懷有舊情?單憑這一點,李震就覺得說服孔緯的把握很大。
又聽說,在擁立吉王李保與李曄爭位時,所有朝臣中,孔緯最是積極。如今讓他再度擁立李保,似乎也並不是難事。
加之孔緯曾為百官之首,如今也已被杜讓能和張濬搶了風頭,並不得當今天子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