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章 對面那人,是在太狡詐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
鳳翔城東門大開,吊橋平鋪。
李茂貞親領四千鳳翔精兵出城追擊。
他終究還是不敢相信他人。
這也是自這場戰事開始後一直讓他彆扭的地方,對方是大唐天子,始終站在大義名分的制高點上,而無論他再怎麼狡辯,都只能是世人口中的反賊、逆賊。
只能說如今這個世道,制度、理念崩塌,行伍內、乃至四海天下都更重視武力,才給了他稍稍活動的空間。只要他能取得戰事上的勝利,以武力制服天子和朝廷,便仍存在著翻身的可能。
但偏偏他又戰事失利。
因而他絕不敢輕易將部隊交與他人。
恃強凌弱、趨利避害,本就是所有人的本性。若換個對手,李茂貞還可以選擇信任手下大將,交付與適當兵馬,畢竟在背叛他的同時也得頂上叛主求榮的帽子,更會為下一個主子所懷疑、擯棄,稍有理智的人都得慎重權衡;可偏偏對手是天子,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背叛他李茂貞,非但能保住權勢富貴,甚至還會贏得棄暗投明的美名,是人人認可的大忠大義之舉,再不會有任何顧慮。
先前,李茂貞只能放任朝廷兵馬圍城,而城內坐擁上萬人馬,他也不敢派出兵馬襲擾。
如今,趁著朝廷撤離之際追擊,他也只能親自領軍追擊。
始終將兵馬握在自己一人手裡。
四千人馬也不分開,只簡單分做前後兩部,相距不超過三里,由已驗證過忠心的李繼昭領先鋒官,率一千人馬在前路急追。
按他的設想,朝廷兵馬撤離,必定是隊形不整,而且用於殿後的多為老弱軍卒,所以李繼昭部只管追擊,以衝亂對方陣型為主,然後繼續向前,隨後再由他領的三千主力來收割。
他另與李繼昭事先約定好,追至雍水匯入渭水處便止。
此戰只為揚鳳翔軍威,提振全軍士氣。
這是李茂貞自我設定的目標,他並未告訴手下部將,不然,他定會因過於謹慎而遭到他們的質疑……
很快便路過了朝廷在鳳翔城外設的南營。
此時營內只是空空蕩蕩,一個人馬的影子也無,但是營轅齊備,並未拆毀,另有大量輜車、拒馬、篷布等器械也遺留在營地內,未一同帶走……可見,朝廷人馬確是緊急撤離的,而且走得十分倉促。..
部分將領也發現了這個細節,紛紛來向李茂貞道賀。
有了這些遺留輜重,更可以證明朝廷撤離的訊息屬實。
也有部將建議燒燬這些輜重和四面營壘,李茂貞拒絕了。眼下追擊要緊。且朝廷人馬既已撤離,這些東西當可收為己用,還是待回城之時再從容處置。
李茂貞心念一動,叫人帶來郭巖。
郭巖名義上已升了官,目前是鳳翔軍內一子將,但其實受到嚴密監控。在他的訊息被完全證實前,李茂貞不會輕易信任他。
「那時你在這營中,可還記得營中各部各駐何處?」
郭巖明白,這時李茂貞對他的又一次試探。
他做出努力思考狀……
軍中將領都急於追擊,難免著急,有人呵斥了郭巖幾句。
郭巖趁勢胡亂指了幾處:「順昌軍駐在那邊……那邊是赤顏軍駐地……還有鄧都帥部同州兵……營內到處都是人馬,末將又只是個小校,一時記不了那麼多,還望大帥見諒。」
「罷了。下去吧。」
李茂貞揮手斥退了郭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