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仍不是放鬆的時候。

好不容易扭轉了戰局,一定要趁機奠定勝局,勿再有變。

李曄先令對應順昌軍的右側兩面戰鼓全力擂動,以發出最快最響的鼓聲……既是鼓舞順昌軍將卒全力追擊賊兵殘部,一舉奠定勝局,同時也是給左翼的赤顏軍傳去訊號,教他們也知道右翼的勝勢,以增強鬥志。

接著,李曄持續關注右翼戰況。

鳳翔兵敗而不潰,始終沒有出現大面積慌忙逃竄的情形,大多數鳳翔軍卒仍能三兩結伴,仍是倒退著、邊抵抗邊後撤……

這就是老卒的經驗了。在逆風時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哪怕大勢已去,已到了爭相逃命的時刻,可他們仍能保持住最後的理智,知道若掉頭便跑,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條……

但這些武衛老卒的經驗不足以扭轉戰場的局勢。

順昌軍氣勢正盛,將卒們個個奮勇爭先,舉槍亂刺,迎來最終的大勝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李曄又俯身仔細尋找了一陣,才看見李繼徽的牙旗已脫離左翼潰兵大潮,轉匯入鳳翔兵右翼。

方才另一邊發生的爆炸,實際並未影響到這邊的鏖戰,眼下赤顏軍與鳳翔兵右翼仍苦戰中。幾乎仍維持在他們一開始搏殺的戰線上,勢均力敵。暫未受到另一邊潰逃的影響……

李繼徽沒有選擇鳴金,而是轉投至這塊陣地後,再逐級下發撤退令,無疑,是想保住這一部分兵力。

而李曄要做的,便是不能讓他得逞。

李曄立即召來傳令官,讓他飛速去給賙濟傳令,放棄追擊,轉而向左,與赤顏軍合力,先擊潰鳳翔兵的所有抵抗。

李曄的軍令被及時傳達。

賙濟雖一時無法召集到所有瘋狂追擊的順昌軍卒,但也集結起一支數百人的精銳,調轉槍頭,開始蜂擁衝殺剩餘鳳翔兵的側翼。

而沒有鳴金示意,單靠人力逐級傳令,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撤退。

李繼徽最後的願望也落空了。

最終,鳳翔兵全面潰敗。

這片鏖戰了足足兩個時辰的大地上,先前兩股對沖的洪流,如今變做了一道,追亡逐北,朝廷兩軍追逐,而鳳翔兵亡北……

眼下,只剩下最後一件事:生擒李繼徽。

於是十數傳令官從將臺周圍四面散去,縱聲高喊,傳遞天子的最後一道軍令:「生擒李繼徽!生擒李繼徽!……」

正在廣袤戰場上不斷追殺的朝廷兩軍健兒們也找準了他們統一的目標,紛紛高喊「生擒李繼徽」……

繼續朝前方奮勇追殺。

最終未能如願擒獲李繼徽,算是個小小的遺憾。

但也無傷大雅。

其實李曄最後放出「生擒李繼徽」的口令,也並非是一定要斬獲敵軍主將,其主要目的,是激勵將卒們奮勇追擊,不可懈怠,要徹底擊潰鳳翔武衛都。

畢竟,生擒或斬殺李繼徽的賞格,僅次於李茂貞、李茂勳、李茂莊三兄弟,可讓一個普通軍卒立即躋身中層將校,他們自然要拼命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