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承業重點分析了眼下時局。

龍尾陂一戰後,鳳翔兵失去了先機,而李茂貞為人猜忌多疑,又揹負逆賊之名,在此情形下必不肯分兵於人,一定會將全部兵馬帶在身邊,再據堅城而守。

李曄認可了他的判斷,再問,朝廷當如何應對?

康承業回道,李茂貞要守,朝廷便當攻。

李曄沉吟未定。

他不想攻城,尤其鳳翔城在李茂貞的精心經營下已堅固無比,若貿然進攻,傷亡不可估量……

康承業退下後,李君實、楊守成二人先後來報。

這二人都大加讚賞了康承業的指揮。

據這二人道,當朝廷三軍出現在龍尾陂北後,鳳翔兵放棄營壘、主動出擊,且攻勢凌厲異常。朝廷三軍擺出品字形的鋒矢陣抵禦,其中康承業的飛龍軍位於鋒矢的突出位置,承擔了鳳翔兵的大半衝擊,順義、監門衛二軍在左右輔助。最終能保持陣型未被沖垮,也全託了飛龍軍半步未退。

兩個時辰後再戰。鳳翔兵攻勢更盛,眼看朝廷三軍不支,崩潰在即,又是康承業親率飛龍軍逆勢而上,冒死突圍,反攻向鳳翔兵大營,才迫使鳳翔兵再次放棄進攻。

而且,在這兩日的鏖戰中,分龍軍的一千騎卒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他們二為一旗,劃分為若干旗隊,不斷騷擾於鳳翔兵左右,使得鳳翔兵始終未能全力向前……

雖然此次出征中,康承業為北路三軍制置使,有臨時指揮三軍的權力,但其實康承業、李君實、楊守成三人各領一軍,俱擔任一軍都指揮使,官階品秩完全一致。

可此時李、楊二人的謙恭的語氣,便好似康承業的下屬一般。

這是打心裡服了康承業。

康承業及飛龍軍於此戰中展現出來的擔當和實力,由不得他們不心悅誠服。

李曄心中有數,但沒有過多誇讚康承業。

當著李君實、楊守成二人的面,他主要還是讚賞了二人,肯定了二人的功績,並勉勵他們繼續建功……

最後,鄧筠進帳。

鄧筠還活著,這又是一大喜事。

只一身血汙和新舊創傷,包括耳旁一處新添的刀傷,如張開了一張嬰兒的嘴巴,至今仍往外滲出膿血。.

李曄忙召來了醫師,又讓丁丑取來御用金瘡散,現場包紮。

鄧筠倒渾不在意,還給李曄講述,當年他才入伍做小校時,受了傷也用不上藥,只有拿一塊鐵棍燒紅,然後烙在傷口處,以此來讓傷口結疤……所以眼下這點傷,根本算不得什麼,絲毫不值得聖上浪費寶貴的藥物……

李曄沒時間聽他講這些渾話,扯回正題,詢問他這幾日的動向。

鄧筠忙又如實報上了他登龍尾陂這幾日的見聞。如何「中計」,又如何四面遇賊兵,最後如何向北突圍……

說及龍尾陂北的大戰時,鄧筠同樣對康承業及飛龍軍的風采仰慕不已。

說他與同州兵被營壘阻隔,只能虛壯聲勢來聲援對面飛龍等三軍,親眼所見,飛龍軍於鳳翔兵的合圍下七進七出,宛如無人之境……

最後說及部卒傷亡,鄧筠才神情黯淡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