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章 下詔討賊(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茂勳又折了回來,道:
「既然鳳翔興的乃義兵,依我看,也就沒什麼可顧慮的,直接殺出鳳翔,給他們來個先下手為強,殺他個人仰馬翻,管教那人以後再不敢打鳳翔的主意。」
「此計不妥。」李茂貞卻直接搖頭否定,「我們雖舉義兵,但若主動殺出鳳翔,率先挑起戰事,難免會惹來非議,倒不如……」
「不如什麼?」
李茂貞伸長脖子,壓在李茂勳的耳旁道:「先放他們進來,然後,再掐住袋口……關門打狗。」
「哈哈,妙計!妙計!還是兄長想得周全,小弟佩服。」
李茂勳連忙贊同。
其實李茂貞並未說得十分明白,但他已完全瞭然。因為同樣的戰術,他已見兄長用過好幾次了,對來勢洶洶的草賊用過,對急於追擊的王行瑜(彼時王行瑜尚是朱玫手下大將)用過……
且屢試不爽。
李茂勳向來不善計謀,但他見兄長用過幾次後,也看明白了此計的妙處。
敵軍遠道而來,行軍疲憊,又糧草消耗巨大,必定是急於求戰,這時便偏不與它接戰,而是堅壁清野,只派出小股部隊不斷襲擾,繼續消耗。等敵軍精疲力盡之時,再先斷其後路,以精銳之師合力攻之,焉能不勝?
如今唯一的問題,便只剩下誰去斷後路了。
這人一定得是絕對可靠之人。
李茂勳請命道:「他們必定會沿渭水直入鳳翔……然後我從軍中挑選兩千死士,從岐山背後、走北路出鳳翔,再沿奉先一線南下,切斷渭水……兄長放心,管教他一個也跑不了。」
李茂貞欣慰地笑道,「難一片心意……」其後話鋒一轉,「不過斷後之人,就不親自出馬了。兄長已安排妥當。」
「哦?誰?」
「我兒繼昭。」
「他?」李茂勳略感意外,「放他去抄後路……靠得住嗎?」
李茂貞名下有義兒上百,此中最具能耐、也最得李茂貞重用的,當數李繼徽和李繼昭,兩人也各領一軍,早早成了獨當一面的大將。
這二人都是李茂貞的義子,可其實又有不同。李繼徽實際是李茂貞的養子,由後者一手養大,而李繼昭原為蔡州將校,作戰勇猛,前幾年方被收入門下。
此番可是與朝廷相抗,脫離鳳翔大部去抄截朝廷軍隊後路的,自然得是絕對親信之人領軍,若不然,他直接於陣前倒戈,改投天子門下,後果難料。
也就是說,兩人中當派李繼徽領軍似乎更妥當些。
李茂貞未過多解釋,只道:「我自有安排。」
行軍三日。
北路康承業部三軍已達到奉天,順時準備從北部進入鳳翔,南路大軍卻只行至出西渭橋八十里的馬嵬驛。
正值初夏時節,天氣漸暖,四野碧綠。
此次出征準備充分,所有糧草和不便搬運的器械都沿水路輸送,另有充足的人力和畜力搬運刀槍棍棒等兵器和駐營所需物件,將卒幾乎是空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