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章 得眾,則得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兵家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開春以後,就有不少帶著錢財和貨物的商人去往鳳翔行商,實際他們都是錦衛的間作。
李曄將這個差事交給錦衛,無疑是藉助其刺探訊息的特長。
而錦衛又以商人的身份偽裝,則又是針對李茂貞的特點。李茂貞酷愛斂財,但不貪財,這二者並不矛盾,因為李茂貞從行伍底層發家,深知錢財方可收買士卒心,所以一心斂財再大肆封賞。
據傳,為斂聚足夠的錢財以豢養軍隊,李茂貞禁止民間製作、買賣油脂,甚至禁止松枝柴薪等一切可引火的東西入城,只能去官辦的店鋪裡購買,而且定價奇高,以至於到了夜間,鳳翔城內大多居民竟然燃不起油燈……..
錦衛的工作還算順利。
陸續有訊息傳回京城,再呈至李曄手中。
幾乎全是不利的訊息。
李茂貞十分重視軍備,一直在不斷地翻修鳳翔城,乃至鳳翔城高大堅固,有羅城有子城,正東正南兩座城門外還設有甕城,城外引雍水為護城河,萬難攻取。
而且城內儲存的糧草器械充足。在李茂貞的政令下,鳳翔兵每攻佔一地,除留下少量糧食自給外,其餘所有糧食、珠寶、金銀、器物等統統都要運回鳳翔城。
李茂貞還善於籠絡人心。別看他對待外敵十分兇殘,但對部下卻格外寬厚,從不吝嗇錢財賞賜,若有將校亂法,他也會親自出面說情,以寬厚面目收買人心。而且廣收義子,用家族親情來維繫部隊控制,凡鳳翔軍內獨鎮一方的大將,若不是他的兄弟侄甥,便統統收為義子。
錦衛間作曾嘗試收買幾名鳳翔將領,結果全部失敗。暫時看來,他們都對李茂貞無比忠心。
最糟糕的訊息是,李茂貞似乎已察覺了朝廷的動向。
目前,駐守鳳州的李繼徽已被調回鳳翔,駐守秦州的李茂莊部,也正抽調精銳趕回鳳翔……
而朝廷的訊息是如何洩露的,李曄尚不確定。
李曄只有再次縮小商討軍務的範圍,將要討伐鳳翔之事,只告與孫惟晟、康承業、張濬、黃萬年四人知曉。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李曄也在努力拉攏各方勢力。
目前看來,可聽從朝廷詔令出兵、合力圍攻鳳翔的,當有韓建、李思恭、靈武韓氏三方。
李曄不指望韓建能出兵全力攻打鳳翔。
但要攻打鳳翔,華州必須得派兵隨同。若不然,留著華州在背後,朝廷大軍便無法全力向西。
李曄依舊派了劉崇望去與韓建溝通。
自然不能清楚告之二人要攻打鳳翔,只道,朝廷欲北征邠州,平復邠寧禍亂,欲借華州。
韓建不想同意,找各種藉口搪塞。
溝通數次後,李曄也摸準了韓建的心思,無利不起早,既要出兵,便要有收穫。
可華州的領土已經限定,北有同州,西是京畿,哪裡還有他華州可擴張的地方?至於朝廷的那些官帽子,韓建何等精明之人,早把這些虛名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