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章 奉天軍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心裡話。
若不是張濬提及,正忙於收拾京城亂局的康承業未必會想到去主動推讓功名。
念及此,康承業收斂面容,躬身向張濬一拜:「幸有相公的教誨,下官感激不盡,他日,必當厚報。」
「康軍使言重了。」
張濬忙托起了他……
離開康府時,張濬只覺身心舒暢,步子都年輕了好幾歲。
今晚這趟行程,可說是收穫滿滿啊。
天子新編六軍中,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真正被天子依為臂膀、並前程大好的乃孫惟晟的赤顏軍、康承業的飛龍軍、和孫揆定都軍。
孫揆自不必多說,那夜兩人攜手盡屠永寧裡,已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誼。
孫惟晟是他一力引薦給天子的,有提攜之恩。同樣,在這京城內,孫惟晟也必定會以他為靠山。
如今,他同康承業一番推心置腹,也算得到了康承業的信任。
也就是說,天子最親信的三軍都指揮使,實際都繞不開他。
那麼,在將來的京城勢力分佈中,他張濬就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無人能撼動。
當然,張濬並不認為他這是在私結黨羽。
他這是在替天子維繫各方勢力。
畢竟如今朝廷累卵,可再不能出現任何黨派紛爭,必須得所有人緊緊抱團,一致對外,逐步剷除所有不臣的地方藩帥,收歸地方權柄於朝廷,方有中興大唐的可能。
奉天縣。
北靠渭北高原;南接武功,相去不足七十里;東去長安,過東、西渭橋皆可,約兩百里行程。
八百里秦川,其間地勢平坦,一望沃野。從鳳翔至長安,一馬平川,卻偏偏於武功與奉天兩地修築軍城,駐有精兵,用以防範鳳翔軍襲擾京師長安,自有它的道理。.
武功臨於渭水北岸,又有武亭川自北而南注入,夾於兩水之間,易守難攻,交通便利。且西去岐州止十數里,去治所鳳翔也不過百里。
大軍出征,勞師勞力,沿水路交通可節省十倍百倍,鳳翔本位於渭水上游,若要出師長安,自當沿渭水而下,此時,武功城便如一塊頑石堵在了家門口。若不能將這塊石頭搬走,非但大軍出不了本鎮,隨時還可能成為敵軍入侵鳳翔的前哨。
奉天背靠渭北高原,居高而附下,易守難攻,是天然的軍事要地,南接武功不過六七十里,可首尾相援,互為犄角,一旦武功有變,可隨時出兵援助。
即便武功淪陷,奉天也可依仗地理優勢獨自堅守。
而奉天這個制高點不拔,後軍的糧草輜重運輸線便隨時都被襲擾、甚至切斷的危險,敵軍也不敢放心東去長安,只得率軍來攻……
駐奉天左神策軍原有一都千餘人馬,精壯被盡數抽調雖左軍主力入蜀後,只剩三四百老弱兵卒,已難負軍城之名。
可鎮將馬一夫卻不這樣認為。
他是在原鎮將率軍出征後才新被臨時提拔為鎮將的。
在奉天軍城內,他成了鎮將,可依照禁軍系統內的官銜來說,他其實還只是個副將,往上數是十將,再往上數才是與鎮將匹配的都將。
至於他這個副將如何能成為奉天軍城的鎮將,不是傻子都知道。軍城內的精銳盡被抽調,軍城位置又險要,屬鳳翔兵東進的必攻之地,到時,城內的老弱都難活命,所以原鎮將把他的親信全帶走了,提拔了馬一夫來做這個替死鬼。
以至於,軍中那些小兒輩們至今也不肯稱馬一夫一聲「將軍」,還稱他為「副將」。
甚至有促狹鬼兒背地裡稱他「一斧漢」,拿他的名字「馬一夫」調侃,意思是他只有一身蠻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