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

李曄召集起左車兒等人後,便先試探楊守成。

他令人去給楊守成傳話,自己召了三十個少郎,想將他們編練起來,可缺少兵器。

天子竟然要私募侍衛,還是佩戴兵器的侍衛!如此危險的訊號……

換作王仲先的話,李曄壓根就不敢有這種奢望。

可楊守成卻親自領人將兵器運來,裝了整十車,全是左監門衛裡最好的刀劍槍戟,遠不止三十人的配額,供李曄挑選。

大概在他看來,天子能朝他伸手要東西,便是對他莫大的恩寵……

李曄確信了楊守成不會干涉他的任何行為。

同時,既得了兵器,便不能浪費。

秉著蒼蠅蚊子也是肉外加瞎貓抓耗子的原則,李曄著手訓練從少郎團挑選出來的這三十人。

但說實話,他不過是戴了頂天子的頭冠,再加上穿越前看過的兵家文獻,理論知識勉強算有一些,可哪裡會訓練軍士?

這三十精挑細選的少郎長得倒是高高大大,可全無行伍基礎,刀槍都握不穩,也不是軍士……

得,真就瞎貓找死耗子了。

李曄按兵書所載,先將這三十人拆分成三個什,分別以左車兒、丁丑、乙未(都是宮內底層藝人,沒有正式姓名,被胡亂冠以干支記名,就好比後世的編號1、2、3……)三人為什長,左車兒又為隊正,確立了基本編制。

練兵先練陣。

這三十人又無武藝傍身,就更得藉助陣法了。

可只有三十人,能練什麼陣……

李曄只得委屈一下戚武毅,套用了後者的鴛鴦陣。

以什為單位。什長持刀盾立於最前方,號令全什,其後二人為盾牌手、持長盾,再其後二人持鉤鐮槍、配弩弓,再其後三人為長槍手、配弩弓,最後兩人為刀盾手。

這是最基礎的陣型。

臨敵時又另有三種變化。

如遇騎兵衝鋒,鉤鐮槍提前,刀盾手緊隨,長槍手退後以弩弓壓陣,此變化一;如遇步兵對壘,鉤鐮槍退至陣末,換弩弓射殺,此變化二;如是短兵交接,十人背靠為圓形,長槍手搭配盾牌手、與刀盾手與敵搏殺,鉤鐮槍退陣內,輔以弩弓見機殺敵,此變化三。

李曄每日只有半個時辰與這三十人見面,便主要練他們的陣法。

其餘剩下的時間便交由三名什長負責,左車兒負全責,或熟練陣型,或熟練各自的兵器。

他們本就是頭腦機靈之人,又年輕力壯,學起來很快。

以往只是缺了血氣,如今也個個鬥志昂揚,絲毫沒了往日那種嬌柔。

單就訓練幾日後的感官,李曄覺得可以一用。

雖然他也不知道能用到什麼地方去……

而且他也不確信自己的感官是否正確,行軍打仗的事,哪是看過幾本書就懂得的?

管他的,本就是瞎貓練死耗子,別當真……

……

十四日晚。

李曄決定出一趟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