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雖然也有一些特別厲害的青年醫生接診超過十位患者。

可是像沈念這樣的還絕對是第一次,要知道此時距離活動開始才過了三個小時。

眼下沈念已經在診治第二十四位患者了,這最後一個小時要是按照之前的進度。

沈念一個上午就可能接診三十位以上的患者,這個速度簡直讓人無語。

“不愧是雲老看重的年輕人,果然了得啊,之前還耽誤了半小時。”

潘雲龍輕聲感慨道。

“就是不知道治療效果怎麼樣?”

季望樓淡淡地笑道。

“我去問一下。”

何國有急忙道,說著話他就急忙大步走下了高臺。

高臺的邊上不遠處此時還有一排桌子。

桌子後面坐著的是一群從燕京各大醫院請來的老專家。

前來就診的患者診治結束都會拿著青年醫生開的方子和治療方案請教老專家。

讓老專家評判,同時也要填寫表格,給接診自己的青年醫生打分。

高臺邊上,一排桌椅,燕京各大醫院的老專家坐在各自的辦公桌後面。

負責自己區域內青年醫生接診後的患者核實工作。

每一位診治結束的患者都會被工作人員領到相應的區域,交給相應的專家把關。

這一次活動的患者是衛生部從燕京各大醫院隨機抽取的,但是也要為患者負責。

萬一這些青年醫生之中有人誤診誤治,出了事必然是組委會惹麻煩。

因此事後的把關和評分工作算是一體化的。

這些把關的專家都是各個醫院的主任醫師,甚至有不少都是各大醫院的頂樑柱。

有著這些老專家把關,基本上不會出現什麼意外情況。

因為參加全國青年醫生評選的備選人中中醫醫生是最少的。

因此現場的中醫專家也只有兩位。往年的時候,即便是隻有兩位中醫專家把關。

中醫專家這邊基本上也是很冷清的,好半天才有一位患者前來,可是今年卻大不一樣。

事實上一開始前來找中醫專家把關的患者倒也不算多,零零星星。

兩位老專家還是比較輕鬆的。這兩位老專家一位是燕京醫院中醫院的副院長,主任醫師。

名叫聶中雲,另一位是協和醫院的中醫專家,同樣是主任醫師。

名叫高文良,兩人都是六十多歲的年紀。

聶中雲和高文良兩人能在燕京醫院和協和醫院這樣的大醫院擔任專家。

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本身的醫術自然很是了得,真實水平和顧森全比起來也是隻高不低。

活動開始二十分鐘之後,其他的專家就陸續開始忙碌。

聶中雲和高文良兩人倒是顯得比較清閒,畢竟在場把關的專家也就十多人。

參加活動的青年醫生卻有一百八十人,其中大多數都是西醫。

其他的西醫專家自然是比較忙的。

聶中雲和高文良就是鄰座,既然比較閒,自然是隨意的說著話。

不多會兒終於迎來了第一位診治結束的患者。

“是章家小子治療的。”

聶中雲看過患者的病歷和藥方,不由的向邊上的高文良道。

“都說這章家小子年紀輕輕醫術了得,眼下看來傳言不虛啊,這個病症無論是確診還是治療都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