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燈光閃閃的KTV包廂裡,有一群人正在舉報同學聚會,這次聚會無疑是他們班長負責聯絡和舉報的。今天來參加聚會的同學有很多,因為今天正是他們班畢業後相約三年一度的中學同學聚會。

自從初中畢業後,每三年他們班都會搞一次聚會,一是為了鞏固中學時期的友誼;二為了後期的人際關係。畢竟大家都知道,畢業後幾年,一個班、年級、又或是學校中,肯定會有幾個在畢業後幾年會凸現出來,至於你會是那個站在金字塔最頂尖的人,還是最低層的人,每3年都會有顯著的變化。那麼能夠聯絡上這些同學,鞏固同學關係好擴充套件後期工作人脈的機會,也就是每次同學聚會了。

本著這個不明而喻的心思,大家都會參加聚會,互相說著最近的發展和機遇。而今年正是他們在大學畢業後的第一次同學聚會,這次是相約在了大學畢業後的後1年,原因是剛畢業會有很多的事,所以這次的聚會距離上次高中畢業時相聚的一次後,已經過了4年了。

好久沒聚在一起的同學們有好多話題可聊,因為現在正是他們酒勁十足的時候,要是問社會人什麼最能夠立馬解除好久不交的尷尬,那就是酒了,酒桌上的友誼是來的最快的。因此很多人都在把酒言歡,他們很多人都在說著畢業後的經歷,有炫耀自己事業的,有抱怨自己工作的不順,這樣一看,包廂裡的氣氛好不熱鬧啊!

而一旁有個聚齊男人的角落裡,林軒正坐在包廂裡和中學時的好兄弟們一起喝酒聊天,他們每個都在聊自己事業上的小事,早已沒了當年十四、十五歲時聊姑娘的話題,現在都是很官方的事業上的話題,這就是剛走出社會的青年英傑們對社會的熱情。年輕的小夥們在經歷了社會洗禮的一年多里,各自都有自己的挫折和機遇。

他們每一個在說到自己的事業時都滔滔不絕,而林軒則好像是個另類,他只是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不發表意見,但眼神卻時不時的瞄向包廂的另一邊,那是一群聚齊著女生的角落,而她們都是在互相討論穿衣打扮的,有在喝酒的,有在化妝的,都在互相交談著。

此時林軒的心情很失落,因為那些人裡,沒有他熟悉的那個身影。

從聚會開始到現在,他從期待到失望,她還是沒有出現,難道現在她真的不想見他了嗎?

他很想問同學們之前是否有通知陳希今天的聚會,可卻說不出口,因為他們都知道,從一開始他就表明自己很不喜歡她。如果他現在開口就等於告訴他們,他很在乎她,這不是他的風格,所有他選擇沈默,不提她。

聚會接近尾聲時,包廂裡的人,醉酒的醉酒,聊人生哲理的還在聊人生,突然有人說起了初中時暗戀的物件現已是人婦的玩笑話後,引發了大家開始緬懷和感慨青春的美好時光。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女同學突然哭了,流著淚地看向了林軒,想他走來,苦笑的對他說

“林軒,你還記得陳希嗎?那個追了你八年的傻瓜!”

林軒在聽到陳希的名字後才想起來這個是陳希的好朋友,範筱璇。

之所以畢業這麼久還記得她,是因為上初中時她和陳希是很要好的朋友,每次陳希和他“偶遇”時她都在。

陳希的典型“助攻”好友就是範筱璇。

林軒不想讓她看出他緊張陳希,假裝不屑的說著

“有事?”

筱璇一看林軒這樣不屑的模樣就很替陳希生氣,質問的語氣說罵他

“林軒,你他媽怎麼是這樣人?你怎麼可以這麼若無其事的來這次聚會,虧陳希這個傻子喜歡你喜歡了那麼多年,你至少裝也要裝出傷心來吧!你他媽怎麼可以這麼地冷漠無情,我真她媽替陳希感到可悲,花費了大把的青春去喜歡你這個渣男,狼心狗肺的臭男人,你連狗都不如,狗至少養久了還知道搖尾巴,可你呢!你他媽就是個混蛋”

說完,她就要上去打林軒,這時旁邊的吃瓜群眾紛紛出手阻攔,紛紛說了一大堆的話想勸和。

A同學:“筱璇,你冷靜點,陳希死了怎麼能怪林軒”

B同學:“筱璇,你喝多了,我送你回家吧”

C同學“林軒,筱璇不是故意的,可能是陳希的死對她的打擊挺大的,你多擔待一點。”

D同學附和:“就是就是,林軒,她不是故意,你要大度一點,她喝大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