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的準則,是缺什麼,補充什麼,朝著最適應環境的演化方式,不斷進化。

現在的前動物魃蟲,進化點已經到了14。

魃蟲的初始才是4,真核化也就進化了4點,加起來也就8點,這一夜的功夫,十四萬年的時間,他又直接進化了6個點?

果然,真核生物的穩步提升和完全的染色體遺傳,極其適合基因突變和進化。

吳穹先看前動物魃蟲的基因序列,看看這6個點,又進化了那些功能。

首先知道它有什麼,有哪些變化,這才好更加穩妥的採取基因改造。

不然,連已經進化的特點都不知道,如何去想後續要進化改造的方向?

一念之下,腦海裡的軟體介面,出現了資訊。

前動物魃蟲,進化點14,具體序列列表;

【1 眼點(兩級突變)】

【2 假死(兩級突變)】

【3 真核化(底層突變)】

【4 纖尾(兩級突變)兩棲型作動尾】

【5 硬刺(兩級突變)角質尖刺,攻擊其他細胞】

【6 變形(一級突變)身體改變形態】

【7 空腔(一級突變)變形凹點合併,形成空腔】

前三點,吳穹已經瞭解了,他看了看纖尾這個選項。

纖尾是為了上岸而增加的功能。

看到這個,吳穹有些不解。

最開始看見魃蟲的時候,他準備進化的是尾翼,現在變成纖尾了?

如今,他明白了。

尾翼是水中狀態,而纖尾,是水陸環境下的共同形態,是兩棲型別。

相當於魚尾鰭和海豹尾的區別,魚的尾鰭專攻水中速度,遊動力更大,而海豹尾需要在陸地上也有適當的啪嗒移動能力,海里也能遊,功能折中。

膠質長城裡,有時候會因為太陽暴曬而乾燥成陸面,纖尾的纖毛蠕動作動,比較適合,而在雨水充沛的環境下,纖尾也可以舒展遊動。

水陸雙動力,保證多重環境下的行動力。

相比於尾翼來說,這個已經確定的不進化成魚類了。

直接就呆在陸地上了。

後續這個纖尾,會因為四肢的出現,繼續進化成為動物尾巴一樣的東西。

隨後,失去動力功能,進而用於平衡身體,讓身體在樹上,山地,崎嶇道路上行動時,擁有更平穩的姿勢。

也是地球的進化路線,吳穹可以用來參考,也可以將反其道而行之,將尾巴進化成狼牙尾,佈滿尖刺,橫掃一片。

關鍵,就看自己後續怎麼想了。

吳穹瞭解到了這個突變點位,心裡也多了一些後續進行三級突變的想法,這些回溯和思考,都是對於後續改造突變,是十分可貴的參照資料。

心有所悟後,再繼續看下一個。

【尖刺(二級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