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義有心把他們轟走,但看到來的都是些老幼婦孺,也都餓得奄奄一息了,實在於心不忍。

心裡盤算著,就算沒有吃的,讓他們有個地方歇腳也好。

然而世事難料,誰成想這一時心軟,卻鑄成了大錯。

作為村長,姚明義同意收留了這些逃荒的人,把他們安排在村西頭的一座荒廢的廟中落腳休息。

誰知第二天一大早,一個逃荒的婦人就哭哭啼啼地到家裡來找姚明義,說自己剛滿週歲的兒子不見了,請他幫忙找一找。

姚明義聽完心裡一沉。

週歲的孩童,路都走不好,怎麼可能自己跑出去?但是自己的村民生性純樸,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拐帶兒童的事情。

安慰了婦女一番,姚明義發動村民幫助尋找孩子的下落。

中午的時候,本族中的一位長者,論輩分是姚明義的叔父,來到了他家。

姚老伯一進屋,把門關上,拉住姚明義的手,老淚縱橫。

姚明義頓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趕忙問原因。

姚老伯抽泣著斷斷續續地說:“明義啊,那個孩子……那個孩子……唉!都是我那個不孝子乾的啊……”

原來,今天一大早,姚老伯的兒子興沖沖地說,在後山上打了野兔,親自下廚給爹孃燉了一鍋香噴噴的肉。

姚老伯老兩口餓得已經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見到了燉肉,就跟兒子一起風捲殘雲地吃了個精光。

聽姚老伯說到這兒,姚明義隱隱產生了一種不詳的預感。

旱了這麼久,山上寸草不生,哪裡還會有野兔!

他心裡升騰起一陣不安和恐慌。

吃完了一鍋肉之後,老兩口才算緩了過來。姚老伯走出屋子想曬曬太陽,正好看到兒子拿著鐵鍬在自家院子裡埋什麼東西。

他好奇地走過去,見到的卻是一堆小兒的骸骨!

老人當時一個沒站穩,就跌坐在了地上。

他兒子承認,是見老爹老孃快要餓死了,所以偷了逃荒婦人的孩子,燉來吃了。

姚老伯把兒子一通好打,但打歸打,那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而且也是逼不得已而為之。

他此番前來,是想求姚明義網開一面,饒過兒子一命。

姚明義聽完心裡“咯噔”一下子,完全沒了主張。

他知道,在這樣的災年,發生人吃人的情況在所難免。

對於那個逃荒的婦人,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可逃荒的人也是人,孩子被自己的族人吃了,不給人家個交代,也說不過去。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自己家的門忽然被撞開了,那個婦人闖了進來。原來她是聽見了剛才姚明義兩人的對話。

她瞪著血紅的雙眼,衝過來揪住姚老伯的衣領就要跟他拼命,嘴裡一邊喊著:“還我孩子,你還我孩子!”

這時村民都被驚動了,圍到姚明義家門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議論紛紛。

當得知是姚老伯一家吃了逃荒女人的孩子時,大家都不說話了。

過了好一會兒,人群中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不能白收留他們,吃了他們的孩子,總強過我們自己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