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詔書剛送進門下省大,一眾主官便立即複審。

確認無誤,便由一眾準備好的宦官,拿著詔書前去宣詔!

十二道詔書。

十支宣詔隊伍,除了一隊由李世民身邊的宦官直接穿過太極宮,往東宮而去。

其餘九支隊伍,從朱雀門依次而出,浩浩蕩蕩往長安城各個國公、郡王府而去。

其中,又分出兩支隊伍,直接順著朱雀大街,一直出了明德門,往城南李家莊而去。

如此浩大喜慶的隊伍,雖然不經常見。

但是,長安城內的一眾百姓與權貴們,還是一眼便認出,這些都是封賞天使!

“這麼多封賞天使?”

“如此浩大之景,還是我大唐建國那會才能見到?”

“我大唐又出了何種大事?”

“該不會,又是要變天了吧!”

“你這廝休要瞎說,當今陛下正值壯年,怎會變天?”

“正是,現如今我大唐蒸蒸日上,日漸興盛,此次定然是大喜事!”

“今年河南、河東兩道三十多州城大水災,陛下硬是沒有從關中關內調集糧食,便賑災成功!”

“還有,現在陛下將突厥都給滅了,帶著那些世家打的高句麗與百濟、倭國那些猢猻藩國對我大唐一直乞饒,怎會變天?”

一眾百姓,都是滿臉費怒的盯著那個誤口之人。

身為百姓,只有誰能給他們帶來實質的好處,讓他們吃飽,不餓肚子,他們就喜歡誰,就是這般樸實!

現在,李世民顯然已經快要做到這一點。

因此,所有百姓都不希望李世民出任何意外!

“嗯?”

突然,幾個百姓好像發現了什麼,指著那些宣詔隊伍,一臉驚喜。

“從那道坊門口進去之後,好像是齊國公府邸!”

“還真是!”

“走,快過去看看,齊國公乃是當朝國舅,必然是大喜事!”

其實,不用喊,在宣詔隊伍直接往齊國公府邸之後,周圍的百姓與行人們,早就跟著圍了過去。

對於封爵之事,整個齊國公府上下的主事,大多都有準備。

因此,按照以往流程,全府上下恭恭敬敬的接過詔書。

對著宣詔的宦官感謝一番之後,便將宣詔隊伍,送出府門。

不過,圍繞在府門口的一眾百姓們,則是炸了鍋。

“原來,晉王殿下帶著這幾位小郎君出海那麼久,是去給大唐,尋找那些紅薯、玉米、土豆這些神物去了!”

“而且,還都帶回來了!”

“如此,我等有福了!”

“哈哈,此事必然……”

所有百姓們,都滿臉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