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在風平浪靜中,‘魔主伐天’後又過去了一段不算太長的歲月。

在這段時間裡,天帝也在不斷聯絡各位‘彼岸’,作出各種利益交換的允諾,試圖改變自身處境。

就連讓祂暴露的‘魔主’,也進行過暗中聯絡。

只是,這種來自各位‘天意’的溝通、試探,都被‘魔主’以身上的傷勢為藉口推拒了,一副擺爛的樣子。

但疑似關乎道果的機緣,知道是怎麼回事的‘魔主’可以擺爛,但其他大人物又怎麼可能置之不理?

除非天帝徹底服軟,放下自身驕傲,選擇完全配合其他‘天意’的意願行事……但祂橫壓一世,統御世間,是何等高傲的人物!

最終,衝突終究是不可避免。

……

真實界的二月二日,看起來很平凡的一天。

只是,在這時,諸位‘天意’之間終於作好了協調……

在這一天——

三十三天外,清微天境,一架九龍沉香輦徐徐自玉虛宮飛出,一朵幽幽暗暗、混混沌沌的慶雲隨之覆蓋了天地,慶雲垂光,金燈億萬,蓮花朵朵,瓔珞沉浮,光彩相照,正是圓滿的太上無極元始慶雲!

慶雲中心,是一輪圓滿明淨,輝芒無暇的寶光,其中端坐著一位威嚴深邃,貌似中年的古老天尊,祂掌中託著紫白淡金的三寶如意,向著天庭而去。

元始天尊動了。

……

與此同時,大赤天境,兜率宮中亦是傳來一聲鶴鳴,一座諸多道紋凝聚而成的金色長橋自天外降下,貫穿世間,直指天庭,它彷彿架設於苦海之上,通向著極樂的彼岸,化夢幻泡影為真實存在。

一位白髮蒼蒼的道裝老者騎著青牛,踏著金橋,似緩實快走來,身後天地變幻,形成了首尾相纏,徐徐轉動的黑白陰陽魚。

道德天尊亦隨之而動。

……

接下來,禹余天境,碧遊宮中,赤青黑白四色縱橫,地水火風湧動,衍化一幕幕終結景象,顯露大破滅大殺戮大毀壞大終結的意味,的彷彿要將天地間的一切復歸於混沌。

有一青年道者騎著奎牛緩緩而來,腰間懸劍,腦後浮著一輪明淨寶光,像是包容著萬般道理億種可能,過去現在未來盡數於內,圓滿無缺。

靈寶天尊同樣動身。

……

與此同時,高空有朵朵婆羅花亂墜,金色剔透,琉璃光轉,與海面、地上盛開的青色蓮花交相輝映,‘南無阿彌陀佛’從四面八方每個角落傳出,不絕於耳。

婆羅與青蓮綻放,每一朵內都盤坐著一尊金色佛陀,是每一位信眾心目中的阿彌陀佛,也是由於各種因果顯化的形象,祂們共同匯成了一尊充塞諸天萬界的浩瀚巨佛,腦後有著四十八重圓光的淡金巨佛,滿臉慈悲,心懷眾生。

這尊淡金巨佛的手掌攤開,結跏趺坐著一具丈六金身,放出無量之光,有無量之壽,身具無量神通,頭頂翻滾著白浪,沉浮著三枚禪意雋永,象徵豐富的舍利子,祂看似最渺小,卻讓旁觀者本能地看向祂,彷彿是一切法的根源,是佛門所有真意的凝聚。

阿彌陀佛亦踏出了極樂淨土。

……

天庭門口,有點點青綠飄落,每一點都泛著智慧安靜的色澤,妝成了一株巍峨參天的菩提巨樹,樹下結跏趺坐著一尊古佛,十八手二十四頭,分持瓔珞、花罐、神杵、金鈴、傘蓋等物,琉璃明淨,不染半點塵埃。

菩提淨土中的古佛,也親自降臨。

……

妖皇殿中,濛濛清光透出,顯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與諸天萬界,雍容華貴而又溫婉淡然,彷彿天地間一切造化之主宰的女子從中從容顯化,一切人族與妖族之氣運皆匯聚其身,柔和慈憫之意宛若實質。

妖皇亦動。

這一刻,除了受傷的‘魔主’和作為天帝盟友的佛祖之外,六位古老紀元的主宰者,皆為了道果之機而出動。

三清與阿彌陀佛皆為最古老者,妖皇和菩提古佛亦是古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