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對《陽神》世界的思考(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玉京城外,一處小鎮的學堂中,有朗朗讀書聲響起。
五歲的太微坐在學堂中,和其他孩子一起學習。
張谷雖然曾經在軍隊中學習過武術,但他沒有把《武經》教給太微,而是讓他去學堂讀書。
大乾對民間武力的控制很嚴格,如果太微學習了《武經》的話,日後就必須加入軍中……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福利,張谷被安排在了皇莊,那麼他的後代天然就是皇室的嫡系,太微如果進入軍隊的話,可以得到一定的資源培養,升遷也會更加容易,對普通人來說,這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但張谷發現太微非常聰明後,認為他或許可以走讀書、當官這條更好的路。
“先去讀書試試吧……反正你現在還小,筋骨未長成,還不到練武的時候,不能讓你盡情玩耍,荒廢了時光,如果讀書不成,我再教你武學……”
就這樣,張谷把太微送到了附近鎮上的啟蒙學堂。
對此,太微也並不介意。
他把自己的絕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體悟這個世界獨有的本質上,而留下主宰肉身、應付其他人的,只有小部分心神……而且,這個世界的儒道,並不是一無是處。
此界的儒道,其中融入了百家學說,其中有道有佛有兵家,也有法家,可以說是儒學發展的巔峰。
其中的很多思想,並非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不過,作為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象徵著儒家道路盡頭而最終出現的易子,從原著劇情中來看,他的道路是極端的實用主義,甚至不介意赤裸裸的‘吃人’!”
想到這裡,太微不由遙遙看向玉京城的方向。
三年前,洪易出生,然後太微就感覺那邊被很多目光所注視。
長生大帝、中古諸子,他們都在關注著易子的出現,超脫的佈局。
……
就在太微在學堂中一邊讀書,一邊走神摸魚的時候。
“今天就到這裡,但哪怕回家了,也不能把今天學的東西忘掉。”身著青衫的先生拿著戒尺,輕輕敲著手心,神色嚴肅的開口。
而孩子們紛紛站起來行禮,“多謝先生!”然後紛紛離去。
太微也隨大流的走出了學堂。
回家的路上,他默默思考著這個世界的一切。
這個《陽神》世界,並沒有那種橫恆於天地間,可供人參悟的大道、法則,修行者所謂的‘道’,都來自與人們的思考和總結,存在於心中,並不那麼客觀,甚至未必是正確的,但只要發自內心的堅定相信,依然能夠有所收穫。
就像有大儒認為,人心即天意,這明顯是錯誤的,天下所有老百姓沒人希望發生天災人禍,但災禍依然不斷出現……可這並不影響這位大儒的魂魄在堅定的信念下越發陽剛正直,衍生出可破一切陰邪的‘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