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災爆發,劉琮不得不從自家國庫裡再一次掏出點資本來治理水禍。畢竟為了整個朝廷未來的發展,兗州豫州都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當水災徹底爆發,處在黃河下游的青州和徐州也會受到波及。這些地方要是遭遇了災禍,大量的流民跑到揚州,那裡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秩序又要崩塌了。

所以劉琮在接到水災爆發的次日,就命令朝廷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治理手段。

因為長達二十年的改革,整個朝堂上已經沒有劉琮的反對者了。這樣君權的空前強化同樣讓整個朝廷上下效率極高。

當劉琮下令之後,門下省只用了兩個時辰就草擬好詔書。在劉琮批准之後,短短半天時間就傳到尚書省開始告訴運轉。

高度集權化讓整個大漢王朝迅速做出了反應。半個月不到,朝廷就已經抽調出大量錢糧,且許多負責督察御史被派往豫兗。

有充裕的錢糧,地方官府便按照劉琮的親自指令,開展以工代賑發計策。其核心就是把大量土地家園被水災摧毀的流民招募起來,直接僱傭他們來修築沙堤。

這樣流民就不會因為沒有食物而引發騷亂,而治理也能得到大量的勞動力。

不過注意一點,那就是以工代賑是有條件的。這需要很大的錢糧作為後備支撐,來支援官府以工代賑。這樣其所消耗的錢糧實際上也並沒有減少。

若不是漢朝廷比較富裕,且劉琮親自派出了御史來防止貪汙,這以工代賑未必能成立。

這件事引發劉琮的有一次無語的吐槽。

“那些吹噓以工代賑的好處的人是真的不看後勤賬本啊。但凡看一看以工代賑所消耗的錢糧,他們還會不會吹噓還是個問題。”

劉琮無奈的吐槽起來,現實和前世看到的那些差距還是太大了。很多在劉琮前世看來最完美的選項,卻都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還好劇本把他給救了,這才讓劉琮沒在剛開局就因為不熟悉局勢被砍了。

不過讓劉琮極其意外的是,朝廷的效率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他下令才不到二十天,治理水災的行動就已經全面展開了。從上而下的絕對服從讓朝廷在這方面行動飛快。

這要是換成西漢或者東漢,又或者曹魏西蜀,光朝堂上的扯皮就不是三四天能完事的。等到朝廷調配好資源準備賑災的時候,恐怕淹死的人屍體都沒了。

這麼一場大型的決口水災,在朝廷迅速控制下很快穩定了下來。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劉琮就接到兗州方面的彙報,表示災情已經穩定。剩下的就是慢慢恢復把大水疏通,重新恢復即可。

…………

…………

…………

這一切看似非常簡單,事實上他……的確非常簡單。大漢朝廷在調配人手,分出錢糧治理水災的時候,還不忘把手上幾十萬漢軍調到西蜀門口。

這些軍情訊息漢朝廷方面完全沒有掩飾,讓各路兵馬大搖大擺的抵達預定地點。而西蜀的軍前司也很順利的搞到了各部的兵馬總數和具體情報。

當情報遞到諸葛亮手上時,諸葛亮就只感覺頭痛欲裂。

“又有五萬楚軍進入了漢中,並直接併入邢道榮的麾下?這麼說來漢中一帶楚軍已經超過十萬了。”

“武都亦有五萬漢軍駐紮,看其目標怕不是想從陰平偷入蜀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