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海權時代(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文聘就根據劉琮的授意,在朝堂上提出了對邪馬臺國所在的東瀛州進行統治。為了讓自己的話更有說服力,文聘還拿出了關東平原盛產的稻米。
朝堂上計程車子們都看到文聘從海外帶回來的稻米都非常優良。有農官更是可以從稻米質量看出來,其必定生長在土地肥沃的地方。
於是在文聘的描繪下,士子們就能想象出在海外有這麼一片富饒的土地。哪裡土地肥沃,非常適合居住統治,本土勢力不強,抵擋不住漢軍的攻勢。
這一系列的描繪引起了許多士族的興趣,尤其是大漢的嵴梁士族——荊揚士族的興趣。
“陛下,若文將軍所言極是,恐怕這是上天賜予我大漢的新土地啊。”戶部尚書諸葛瑾走上前,拱手向劉琮低眉順眼的說道。
“放屁,土地永遠不會自己變,他們再過多少年也不會變動。”馬謖卻搖搖頭,搖頭晃腦的否定諸葛瑾的話。
“此乃陛下之英明神武,慧眼識天下,方能讓我大漢發現這一塊寶地啊。”
馬謖的話頓時提醒了其他計程車族,一群士族連忙上前開始吹捧劉琮。事實上這件事的確都是劉琮一個人的功勞,要不是劉琮堅持派兵去邪馬臺國,恐怕再過一千年,大漢也是把那裡當成彈丸之地。
朝堂上的吹捧結束之後,劉琮澹澹的提出了另外一個疑問。
“明年朕就要盡起傾國之兵,北伐河北。到時候恐怕需要調動國庫半數以上的錢糧,徵用的民夫得上百萬。”
“如此宏大的戰爭損耗非常恐怖,以我大漢現在的國力也只能勉強支撐。也就是說朕已經無力拿出更多的錢糧來支撐海軍繼續征戰了。”
“此事乃朕之心事,久久難以平復,不知諸位可有良策?”
劉琮一邊說著一邊看向了底下的這夥士族,嘴角帶著澹澹的笑意。底下這夥跟劉琮朝夕相處的老狐狸立刻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陛下無需多慮,為國效力是我們士子的義務。在朝廷需要錢糧的時候,我們又豈能旁觀?”荊揚士子紛紛站起來,拍著胸脯承諾起來。
“遠征海外的錢糧由我們來捐納,不需耗費朝廷一絲錢糧。”
這些士子可不敢虧本的買賣,但是這個專案可是穩賺的。一個面積相當於三個州的大島,關鍵平原區就有徐州大小了。其土地肥沃,人口也不少,這可是一塊大肉啊。
遠征東洋的計劃讓士子出錢,那分錢都時候自然也得帶上這些士子。劉琮計劃便是拿下東瀛,將大部分土地分給忠於朝廷計程車兵。而這些士族劉琮也不會虧待,他們同樣可以獲得大量人口和土地。
當然,得繳稅……
“那就這樣吧,朕準了。”劉琮微微點點頭,最後下達了最後的詔書,命令陸遜繼續進攻。
當然他還專門寫了一份密詔,命令苦陸遜不得虐待土著。
劉琮對外一直奉行開放的民族政策,防止出現民族對立。事實上要是可以屠光土著,劉琮也想直接把所有土著趕走殺光把土地讓給漢人來耕種。
只可惜這種事情很難辦得到,最後只會讓民族矛盾越來越深。只能使用開放的民族政策和文化交流,才能讓被征服的民族不抵抗。
而漢文化的基礎可是超過兩千萬漢人,如此龐大的體量,那些外族的文化就只有被吞噬的份了。
定下了海外征服的決策,很快朝會就解散了。不過劉琮卻將文聘留了下來,希望和他詢問一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