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的一系列行動的確讓劉琮一陣慌亂。原本密不透風的封鎖也出現了一絲疏漏,蜀軍趁亂髮起了突圍。

但是讓劉琮奇怪的是,自己的劇本在這種情況下都沒有出現。根據劉琮多年的經驗看來,要不就是劇本失效了,要不就是現在的局勢並沒有達到劇本的觸發條件。

劉琮更傾向於後者,這只是蜀軍的一次垂死掙扎罷了。所以劉琮

於是劉琮並沒有太慌張,老老實實的把主力楚軍聚攏起來,迅速繼續朝著蜀軍追去。

不出所料,雖然騎兵部隊依然處於混亂,但是攔截個蜀軍還是可以的。當看到蜀軍重新回來之後,楚軍騎兵部隊迅速集合起來攔在了蜀軍面前。

騎兵將東邊道路重新封死,楚軍想從斜谷突入的希望完全破產了。

但是蜀軍方面似乎早有預料,他們迅速又進行了一次分兵。一萬五千精兵組成一組,調頭繼續向北。打著前將軍張包的兩萬兵馬掉頭南下,鑽進了褒斜道。

而諸葛亮帥旗所在的主力悍然對楚軍騎兵部隊發起了進攻。

蜀軍的莽夫行為屬實讓楚軍方面很是無語。他們一面謹慎的維持一定距離防禦,一面不斷想辦法分兵去跟蹤另外兩隻兵馬。

雖然蜀軍主力只有兩萬五千兵馬,且沒有任何騎兵。但在諸葛亮那一面大旗和站在大旗下的那個身影,蜀軍士兵們依然悍不畏死的進攻。

丞相永遠會帶他們走向勝利,就算無法獲得勝利也不會讓他們去送死。這些年諸葛亮在蜀地的改革讓其深得民心,普通士兵堅信偉大的丞相正率領他們在獲得勝利。

但是戰爭永遠不是士兵打仗勇勐就可以左右勝利的。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士兵的拼死一搏顯的是那麼無力。

在僵持半天多之後,楚軍大部隊姍姍來遲。看到眼前這一幕的時候,劉琮的想法就是,跟這些蜀軍比起來,姜維都算膽小的。

才兩萬兵馬就敢對楚軍發起進攻,怎麼敢的啊!

面對楚軍的兩面夾擊,蜀軍主力依然堅持了一個多時辰。直到楚軍將其完全包圍起來,蜀軍才終於堅持不住崩潰。

蜀軍崩潰,楚軍團團的圍了上去,結果發現蜀軍帥旗下的那個人根本就不是諸葛亮。

“他是張包?”劉琮看著前面好不容易被摁住了的蜀軍將領,臉色有些漆黑。

“沒錯,陛下,而且我們沒有繳獲一點糧秣。”鄧艾有些無可奈何,擺擺手說道。

“恐怕我算是知道諸葛亮想幹什麼了。”

鄧艾軍事才能並不差,畢竟他也是軍部尚書。根據蜀軍接連不斷的分兵之後的行動,鄧艾基本上明白了情況。

“看樣子我們又得分兵去追擊了,諸葛亮可真夠陰險的。”劉琮無奈的自言自語道,他對於蜀軍不斷的分兵非常頭疼。

不過這個時候鄧艾卻搖搖頭,對劉琮開口道,

“陛下無需緊張,前往褒斜道的蜀軍只是一隻偏軍,北上的蜀軍才是其主力。”

“南邊的蜀軍根本不需要在意,他們沒有攜帶任何軍糧。到不了兩天,哪一隻蜀軍就徹底崩潰了。”

“而蜀軍真正的目的就是獻祭其八成的兵馬來保全那部分骨幹。也就是北上的那一隻偏軍。”

鄧艾可以理解蜀軍將領的想法了,糧秣缺乏且進退兩難。保全所有軍隊撤退回蜀中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真正果斷割捨才可以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