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國進貢(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一月,大漢的寒冬降臨了。
今年的冬季格外寒冷,即便是許多北方人都在寒風之中凍死。畢竟即便是人口越來越缺乏,勞動力數量逐漸減少,但高高在上計程車族老爺們依然不肯拿出一點資源來賑濟百姓。他們把木炭在家裡壘的高高的,一邊烤著火一邊看著外面一個有一個被凍死的乞丐。
至於朝廷,就更不可能拿出資源來賑濟了。他們窮的連自家軍隊的冬裝都快拿不出來了,更別說百姓了。
不過駐紮在司隸的楚軍們卻沒有受寒冬影響多少。他們雖然冬裝稀少,但是卻影響不到軍隊的整體。隨軍工匠在後方工部的圖紙指使下,在士兵營地裡打造了無數土炕。同時寒冬來臨之前,楚軍就開始大規模砍伐樹木囤積乾柴。
最主要的是武昌朝廷方面也不斷朝著洛陽運送物資。軍糧,武器,藥品,甚至乾柴,司隸所需要的一切物資朝廷全都負責。
六萬楚軍在這樣充裕的物資供應下,並沒有被寒冬所影響。
當北方士兵們在自己營地裡圍著火盆凍的打哆嗦的時候,楚軍士兵的營地裡還日夜操練。
當然這些都不是沒有代價的,為了給前線補充物資,朝廷財政一度緊張到需要找士族借錢。不出劉琮所料,士族們慷慨解囊,寒門則顯得有些扣扣搜搜了。
雙方家產差距擺在那裡了,想讓家產千貫和家產萬貫一樣捐錢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件事也給劉琮提了一個醒,隨著戰線推進,他們已經進入北方了。這裡並不是南方這邊四季如春,甚至秋季的寒風就足以讓楚軍士兵寸步難行。
到未來征討河北,攻伐遼東,甚至繼續對外擴張的時候,冬裝就成了很重要的東西。
為此劉琮決定再重新訓練一批工匠專門成立官營作坊,為攻伐的軍隊生產冬裝。
然後這個想法遭到了從門下省到中書省再到尚書省的一直反對。底下七部,除軍部和兵部支援之外其餘五部都表示反對。
為啥?因為朝廷的確是沒錢了,連軍費都需要靠借錢才能維持。
“陛下,您這樣不斷有新想法的確是個明君所為,但是您也要注意一下朝廷的財政實力。”年底的時候,龐統從戶部拿到了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支出的表格之後,專門來到皇宮找劉琮彙報這件事。
“戶部已經窮成這個樣了嗎?連創辦一個紡織作坊都做不到?”劉琮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他明明記著今年抄了不少反對派的家,加上這兩年都是大豐收,按理說朝廷應該不至於窮啊。
“陛下,前些年軍費和禮部的預算年年都增長一大截,財政就算再寬裕也經不起這樣嚯嚯啊。”龐統無奈,說實話他完全不能理解,陛下如此一個能文能武,可以從武力到文略壓著整個士族打的人,竟然完全不懂朝廷的財政稅收。
整個楚漢朝廷這些年遍地開花的改革,花的依然只是江南三州的賦稅。
現在就是劉琮心比天高,但是朝廷這點能力屬實跟不上他的節奏了。
好在劉琮還算聽勸,不是那種太過蠻橫的君主,在自己不瞭解的地方起碼還是聽勸的。
“可惜了,只能等到明年了嗎?”劉琮無奈,看樣子想一步登天還是太難了。
真搞不懂前世看的那些歷史的主角是怎麼辦到的,能在生產力這麼落後的情況下把工商業搞的風生水起,為啥他辦不到呢?
“要是我的這一生是一本,那這作者這是活該撲街。”劉琮想到前世的記憶,不由自嘲的笑道。
在這個楚漢朝廷少有缺錢的年末,劉琮也年過三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