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稱帝(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丕篡漢的訊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短短几天時間飛遍了全天下。一時間天下所有人,上至軍閥諸侯,下至黔首百姓,無一不震驚。
大漢啊,從他們出生以來就一直被教育是漢人,乃大漢的子民。這個王朝統治了這片天地四百年,已經再這裡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力。
然而現在,一夜之間他們被告知,大漢已經沒了,你們不再是漢人而是魏人了。很多平民都議論紛紛,不知所措。
至於那些軍閥,就更加有恃無恐了。大漢都沒了,你大義上約束我的最後一道枷鎖也沒了,我怕個dei啊。
不過議論歸議論,大部分野心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南方,因為在那裡,有兩個漢室的宗親依然掌控著實權。
不說劉琮手上二十多萬楚軍了,光劉備手上就還有的十幾萬蜀軍可用。如果劉備和劉琮趁著這個時候一起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北伐,內憂外患的曹丕大機率是完蛋了。
但是曹丕卻絲毫不慌,賈詡已經把情報遞給他了。此時劉備的親信戰死在荊州,劉琮和劉備的關係已經掉到谷底了。
他們兩個的確有可能聯合,但可能性不大。相反,這兩個劉氏宗親兵戎相見的可能性更大。
最主要的是,曹丕篤定不管是劉琮還是劉備,他們的匡扶漢室的口號都不是真心的。他們兩個都有自立為皇帝的打算,且誰也不肯做附庸。
之前他們還是名義上的大漢宗親王室。現在皇室已經沒有了,他們理論上都可以自己進位成皇帝。
大漢亡了,但也沒亡。
漢室宗親還有,大漢依舊可以在南方延續下去。
但是漢王朝只能有一個國,一個皇帝。劉琮不可能甘願為劉備當附庸,而劉備也不可能給劉琮當小弟。
從名義上,劉琮和劉備的衝突實際上遠超於和他的衝突。
所以曹丕才賭了這一把,期望能由此引爆劉琮和劉備的矛盾。
事實上劉琮和劉備當聽聞漢帝被廢的訊息時,反應出奇的一致。
全都是大叫一聲,然後直接昏厥過去。不同的是劉琮演的沒劉備那麼流暢,劉琮的親信都可以看出來楚王動作的僵硬。
不過總歸是演下去,醒來之後大哭漢帝之不幸,大漢之危機。
“曹丕小兒真乃竊國之賊也!
”劉琮狠狠的拍在桌子上,煞有其事的要北伐。
當然也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下面門清的謀士立即各種勸阻,對劉琮表示現在不是北伐的時機。
反正到沒到時機全憑一張嘴,他們自己說了算。
最後“好不容易把”劉琮勸住了,然後繼續悲痛的大哭。拼命表達自己對大漢的忠誠和對君主的哀悼。
等到戲份差不多之後,才由龐統和諸葛瑾同時向劉琮提議道。
“殿下,國不可一日無君。今北方曹丕篡漢,意圖滅亡大漢之正統。殿下此時應儘快繼位,延續大漢正統,號召天下大漢忠臣對抗偽魏!”
“陛下此時尚在人世,我只是一屆楚王而已,安能繼位正統。”劉琮故作悲傷,實際上心裡已經開始打哈欠了。
演戲終究需要演,即便是他已經高興的快跳起來了也不行。這不是打仗,從上到下全是他的親信。
在這官府幕僚之中,有不少非親信計程車族人士存在。要是他不演的像一點,他們隨便來個人記錄一下,到時候史官想春秋筆法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