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劇本變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先帝出身山陽劉氏,魯恭王劉餘之後,其母乃襄陽蔡氏。先帝出生之時,天有異象,表常見有神龍盤旋與屋頂,甚驚異之。】
【先帝自幼好學,年方五歲便能出口成章, 為全荊州士子所驚愕。其性情溫和而正直,儀表堂堂,乃一代才子。九歲之時,時常指北而誓,定要匡扶漢室。】
【建安十三年,曹操引曹軍南下,時士子多願降之,先帝怒之“吾寧死於此地, 不肯將漢室之地拱手相讓。”遂引兵南撤。】
…………
【先帝自零陵起兵,一統荊南,北伐荊北,南征交州。西抵益州,東震江東,兵鋒強橫,無人能敵。】
【先帝自建安十三年起家,至建安二十年,先帝先後收復了整個荊州,併吞並交州,威震江南!】
…………
【當是時,先帝與江東孫權為盟,約定共擊曹操。先帝命鄧艾為將,北伐宛城,皆破之,兵鋒直指淮南。】
【然先帝亦未忘與孫權之仇,甚恨之。然趁江東兵敗合肥之際,抽兵東進, 閃擊江東。】
【江東措手不及, 江夏失陷,水軍遭遇重創。】
【後先帝以大局為重,乃退兵荊北以守衛荊北,因以錯失進攻江東戰機。】
【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家聯合,約定共同瓜分荊州。先帝聞之,乃定計吞吳,破格提拔大量年輕將校,以吳武為將引兵破吳。】
…………
【建安二十年二月,孫權自盡,揚州六郡皆降,小將吳武自此名聲大噪。】
【後荊州人士以追風將軍馬岱,鎮北將軍鄧艾,徵東將軍陸遜,揚威將軍吳武四人稱之為,“荊州四傑”!】
【自此先帝聲望大震,威震天下,智慧之士皆為之所用,是以江南明主!】
…………
【建安二十五年九月,魏公曹操病逝鄴城,其子曹丕陰謀篡漢。乃以黨羽圍住宮城, 逼迫獻帝退位。】
【曹丕篡漢,謀殺獻帝於司隸改國號為“魏”。先帝聞之,日夜哭之,自言有愧於陛下之恩。】
【時江南祥瑞盡出,先吳郡有大龜浮水而吐傳國玉璽,後有真龍現世於江陵,先帝之臣皆勸先帝以繼位。】
【先帝大怒,“二爾等與陷我於不義也?”抽身欲走。眾臣不依不饒,硬要逼先帝繼位。】
【三請三辭,先帝無奈而從之,遂繼位以續漢之大統。】
【興漢元年,先帝繼位,大赦天下,國號“季漢”。】
【時益州劉備繼偽帝,自立為帝,眾臣皆言攻伐之,先帝以大局為重,遂以劉備結盟伐魏】
…………
…………
“嗯?怎麼沒了?下面呢?”劉琮翻到下一頁,發現是空白一片,頓時心情不爽了。
怎麼回事?劇本怎麼還有不完整的情況?難道你陳壽寫史書還學網文斷章?
給老子更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