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寒門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知水鏡先生所說的無能之輩……是何人?”劉琮眯了眯眼睛,語氣變得有些莫名起來。
“那些出沒有受過很好教育計程車子了。”司馬徽慢吞吞的回答,完全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教育,是衡量一個士子是否有才的標準,哪怕是臥龍諸葛亮,若是不受良好教育,也無法成治世之臣的。”
“而楚王殿下任用人不看其背景, 啟用人才不以家世為重,這是好事。但是其中很多士子因為出身問題,受到教育水平並不會太高,所以啟用還需要三思。”
劉琮聽到這個話頓時有些不樂意了,司馬徽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更多的支援士族而不是寒門那些泥腿子。
如果你僅憑名字來看,的確可能會感覺寒門的教育水平很差。
但實際上,東漢的寒門士子實際上並非真正的黔首,而是一些小有資產的小地主和豪族。他們手上握著的資源絲毫不少, 教育資源也不差。
他們大多都是後起之秀,在大漢年間透過不斷的開荒創造資產,從而形成了小地主寒門階級。
士族的起源就很早了,甚至可以追溯到戰國七雄時期的各國貴族。他們掌有大量的田地和祖上流傳下來的聲望,形成了根深蒂固計程車族階級。
相當於西方的貴族了。
簡單來說,就是西方小地主和貴族的關係,他們跟士族的差距僅限於他們沒有底蘊和名望。
所以司馬徽所說寒門受教育比士族低,劉琮是不能認可的,今天他打算跟這個眼高於頂的水鏡先生辯一下。
“水鏡先生的意思是,大族士子的才能一定比寒門高?”劉琮沉吟了一會,看向司馬徽問道。
“大部分士子的才能都很高,只是楚王殿下不用罷了。”司馬徽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
“那司馬徽先生的才能乃士子之巔,可否解答某幾個問題?”劉琮挑了挑眉, 語氣冷淡的問道。
“請便。”司馬徽聽得出來劉琮語氣的不滿,這一次他跟著龐德公來的目的就是說服楚王不再壓制士族了。
他早就看出來這位出身山陽劉氏的年輕才子非常不喜歡士族,這是大逆不道的, 他需要糾正一下這個楚王的錯誤。
“好, 那第一個問題。”劉琮挺直腰板,坐直身子率先提問道,
“種植水稻一共需要哪些步驟?農活處理又該如何來?”
劉琮第一個問題就讓準備十足的司馬徽表情一滯。
這是什麼問題?
還沒等司馬徽回答,劉琮繼續問到,
“第二個問題,普通的黔首生活是怎麼樣的?該如何鼓動他們支援官府?”
…………
劉琮一口氣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基本上都是一些黔首的問題。司馬徽只是一個研究學問的,雖說表面上稱躬耕於水鏡山莊,但是並沒有真正耕一天地。
而他的水鏡山莊雖然處於偏遠山野,但是別說黔歌,前來拜見計程車族都得看地位才能進。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司馬徽脫離群眾多年了,這種常識性問題他根本不知道。
“殿下此乃繆問也,吾等士子豈能研究黔首之生活?”司馬徽對此很不滿,他冷靜的拱手向劉琮道。
“但是這些卻是如何治理好民眾的必備知識。”劉琮目光深邃了起來,看向司馬徽,氣場一下子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