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談一談對這件事的看法吧。”劉琮神情古怪的把孫權遞給他的書信擺在桌子上,質詢起自家謀士的意見了。

劉琮收到了秣陵孫權的信件,信中表示他已經動員了十萬大軍準備北伐合肥,希望他的盟友徵東將軍劉琮可以從荊州方向給他分擔點壓力。

後面的敘舊劉琮沒看,他只看到孫權的那一行“盡起雄兵十萬,孤掛帥親征”的一行字,他基本上就猜出這場仗的結局了。

不過問題在於, 此時孫權已經準備北伐了,而曹軍的主力部分已經調到了關中,準備對漢中動手。

等到曹軍對漢中進攻,孫權對合肥進攻,曹軍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曹軍主力將會僵持在漢中和合肥附近,面對著荊州方向的曹軍將會十分空虛。

要是操作得當,奪取幾個郡縣應該不成問題。

所以劉琮才召集謀士詢問一下大家都意見。

大部分謀士,包括馬謖, 蔣琬等人都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荊州可以暫緩出兵,等到孫權和劉備與曹操從物理上打成一片的時候在趁機出兵。

最好一鼓作氣收復整個南陽,將戰線推到淮南一片。

不過也有提出異議的,比如龐統。

他就提出了比較悲觀的想法,他不認為在曹操熟悉的陸戰之中,曹操會犯這麼低階的錯誤。他直言不諱的說著很有可能是曹操佈置的陷阱。

不過這樣的聲音還是少,劉琮的幕府大部分謀士都認為這絕對是個好機會。

因此,劉琮決定啟用最新成立的軍謀府,問一下幾個新上任的軍謀參將的意見。

“吳武,你們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劉琮看向站在左列的一行年輕面孔問道。

“主公,根據某的推算,如若出兵只有三成的勝算。”吳武緩步走出來,回答。

“為什麼?”劉琮問道。

吳武走上前,非常認真的從衣袖抽出一張紙。劉琮看到是一張前線的地圖,上面用木炭標畫了好幾條線。

“在計算來看,北方曹操所有的兵力約四十九萬, 總兵力是我們的三倍之多。”

“不過其疆域也不小, 在合肥到彭城共駐紮曹軍六萬, 用於防備江東孫權。”

“在關中,一共有七萬關中軍以及五萬西涼軍,配上西調的曹軍一共有十六萬軍隊在函谷關以西。”

“曹軍尚有十一萬兵馬駐防在幷州,冀州,幽州,用於防備公孫度與異族。”

“在淮南曹軍只有三萬,中原曹軍十三萬,可迅速動員支援的曹軍就有十萬之多。”

“所以根據軍隊資料來看即可值知道,北方曹軍兵力並沒有那麼緊缺。即便是江東吳軍北伐,成功攻下合肥城,也僅僅只是牽制曹軍四萬兵馬而已,曹軍依舊有六萬兵馬可以南下支援淮南。”

吳武的一番從資料出發,對戰場形勢一陣解釋之後,劉琮幕府的幾個謀士頓時不樂意了。

“吳將軍是否有些太悲觀了,先不說曹操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多兵力。即便是真如你所說的那樣,我荊州軍實力強橫,也可以輕鬆戰勝曹軍的。”馬謖有些不樂意的走上前反駁道,他可是跟著劉琮一起從荊南打到荊北的,他相信荊州軍絕對可以正面擊敗曹軍。

“即便以我們現有的兵力可以擊潰駐紮在淮南的曹軍, 也會損失慘重。到時候戰線一拉長,而這樣的話我軍戰線很可能拉長,側翼的將會暴露在上庸方向的曹軍面前。”吳武看了一眼馬謖,不卑不亢的回答。

“府主,從現在來看,僅僅荊州方向戰場縱深太過狹窄,從上庸到江夏僅有百里的距離。若是曹軍從上庸方向急行軍衝擊,荊州軍很有可能被切斷後路的。”這個時候童平走了出來,手上拿著一個稿子念起來。

這個稿子是鄧艾給他的,因為鄧艾結巴還沒治好,所以只能讓童平代替他回答。

軍謀府幾個新人的話自然受到幕府謀士的不滿,他們認為這些稚嫩的年輕人懂個屁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