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家後宮的事情,這還是第一次出現讓劉琮頭疼的事。不過自古以來後宮鬧事,也是大漢的傳統了。

東漢十幾個皇帝,每一代皇帝都會英年早逝。大漢朝廷常年存在閹黨和外戚爭鬥,其矛盾也大多是後宮挑起的。

只不過劉琮現在比較強勢,他不打算向任何人讓步。所以他不害怕江東的問題,所以絲毫不慣著別人。

這一點從他應對士族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 當一有實力壓榨士族的時候,他絕對不會放過一點機會。

正因為如此,他治下的荊州,罕見的和曹操一樣,士族蟄伏,寒門崛起,百姓逐漸安穩。

荊揚聯合之後數個月都是不再有戰亂的時候,大漢這四個諸侯, 劉備, 曹操,孫權,劉琮罕見的不再招惹對方。

不過這不是和平,而是一段時間比較長的停戰而已。幾個諸侯全都知道,接下來的戰爭將越來越強,他們需要積蓄足夠的力量來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

在這幾個月裡,劉琮的商隊迅速壯大,他依靠益州的道路,繞開了曹操的封鎖,由馬岱負責前往西涼與羌族做生意。

羌族深處內陸,最缺乏的除了鐵器就是食鹽,最不缺的就是馬匹。

而劉琮會缺鹽嗎?

自然不會。

一年多他在交州建起了無數曬鹽場,把製鹽工藝從煮鹽法變成了曬鹽法,效率大幅度提高了。

不過這直接導致著荊州的鹽價暴跌,從一開始的數十錢直接跌到幾錢,最後劉琮算計一下發現自己似乎還虧錢了。

真是因福得禍,看樣子古人不打算改善製鹽工藝是有理由的!

大量的海鹽和鐵器透過益州運往西涼,而西涼的汗馬也透過這條道路運到了荊州境內。

劉備沒有阻攔, 不過收的稅非常重,相當於你每販賣三十匹馬就得留下一匹馬做關稅。對於這個稅收,劉琮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算暫時寄存在劉備哪裡,早晚要收回來。

不過雖然荊州的產鹽效率提高,但是這些海鹽裡面含有的雜質是真的多,剛曬出來的海鹽都是黃色的,內部富含豐富礦物質。雖說是吃不死人吧,不過對人體也沒好處。

這種鹽用來販賣和給平民食用還行,劉琮本人肯定不會吃。鬼知道這裡面含有了多少重金屬,別一口吃下了半個元素週期表。

精鹽這個時候沒法做,只能透過不斷的溶解過濾,溶解過濾來提純鹽分。最後得到的鹽雖然還是帶點顏色,不過好歹也算是白鹽了。

最後還有地稅法的問題,劉琮透過這個割了士族的韭菜。在人口看似只有一萬的人口之下,劉琮收稅差不多相當於二十五萬人的稅收。讓不少士族非常不滿,他們不敢和劉琮擺臉色自然得大量壓榨黔首了。

這個劉琮管不著也不敢管,在封建社會你要是為了底層的利益去和中層階級對抗,那可真就是老鼠持刀,上街找貓——不知死活啊。

穿越者可以改變很多, 但是也有侷限性,有些歷史上的必然是無法改變的。

…………

樊城,裴柒照例開始巡視屬於他的駐地,樊城和新野。

劉琮將其任命為南陽守將,他需要警惕來自宛城和上庸的曹軍。不過他的兵力只有一萬剛出頭,所以裴柒更加重視城牆的問題。

為了保證城牆給對手最大化輸出,裴柒將樊城的城樓完全翻新了一遍。城內百姓大部分遷移到新野居住,樊城內修建起四道城牆,一道比一道高。

城門改為上千斤的閘門,城牆用了幸運三挑一斬首法讓修築城牆的負責人捲到爆棚。

最後裴柒親自帶著人測試,哪怕用投石車砸,也別想在城牆上留下哪怕一個坑!

城內大量囤積糧草,火油,武器裝備,裴柒根據自己的感覺在許多地方做出了新式的改動。

樊城與駐守他的血狼營將會在不久將來成為曹軍的噩夢。最後成就裴柒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