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謹慎觀察荊北的時候,是劉琮感覺最無聊的時候。

因為他不在跟著部隊跑到前線上,所以只能整天在零陵處理各種政務。比如馬謖在交州方面對百越的彙報,各郡縣送上來的賦稅清單等等。

當然政務處理起來枯燥就不說了,最讓劉琮崩潰的就是這些官員送上來的一些建議和計劃。

&n水了!

比某蜀中劍士寫的還水!

東漢最流行的文體便是漢賦,特點是篇幅較長, 其韻散夾雜,沒有一定的限制性。漢賦最喜好堆砌詞藻,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

簡單來說,就是漢賦喜歡用優美而華麗的語句來不斷羅列事例和各種無用的東西,而真正核心的建議卻只在結尾用短短几句話來概括。

漢賦提現了東漢的學者極高的表現慾望,總喜歡用各種典故和優美詞藻來堆砌詩賦。

歷史上漢賦不斷傳承,一直到了西晉,東晉甚至南北朝都一直用類似的詩體。

然後就出現了非常可笑的事情。

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

這種奇葩一般的文體讓劉琮看的頭都大了,雖然這玩意和似的,看看樂呵樂呵倒是可以。每天他都得仔細從這些華麗的詞藻裡去尋找那些真正有用的建議。

終於這一天,又一個零陵的官員送了上來一個竹簡,當劉琮看到洋洋灑灑幾千字的時候,終於怒火猶如王八搬家——憋不住了!!

“來人,給我把他趕出去!”劉琮氣的當即叫來親兵,把這個六神無主的官員直接趕了出去。

“言簡意賅!言簡意賅!”

“我說了多少遍了,不要給我整那麼多空洞還沒有用處的華麗詞藻!”

“務實!懂不懂什麼叫務實!!”

劉琮被氣的不輕,在府上衝著一眾士子大發雷霆。

“你們寫這麼多跟事情一點用處都沒有的東西幹什麼?”

“分明幾百字,簡簡單單的羅列幾句話就可以把意思表達清楚,給我整那麼多話,是在給我添亂嗎?”

這算是劉琮第一次大發雷霆,把下面士族寒門混雜的文士們嚇的連忙低下頭,任由劉琮痛罵。

罵了小半個時辰, 劉琮的氣才終於消下去了, 這才重新撿起那個官員送上來的竹簡繼續看起來。

終於看完這幾千字的文章之後, 劉琮直接將最後結尾的兩百多個字圈起來,

這是關於一份振興儒學的建議,他建議劉琮在零陵修建一個儒學學院,啟用在荊南避難的多位大儒來做先生。

就劉琮看來非常不錯,要不是廢話太多這真可以算是一份流傳千古的奏表了。

“建議很中肯,但是廢話要多了。”

劉琮嘆息了一聲,起身擺擺手回到了幕後。

……

一直到晚上,劉琮才派人將那個士子請過來,劉琮正裝以待之,並且一見面立刻表達自己的歉意。

“很抱歉先生,這一次是我的錯誤,當時我有些氣急了。”

劉琮的話讓這個士子連連擺擺手,連說無妨。

不過劉琮接著話鋒一轉,向這個士子道,

“不過先生,現在大漢的儒學在我看來的確有一個缺陷,無論是書寫文章還是奏章,大多皆為華麗詞藻卻毫無意義。”

“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每次我想處理這些政務都非常困難。先生所建議的興建儒學之事我已經看過,這個建議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