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

【兵者,詭道也。】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的形勢與地形變化都是難以預測的,為將者若不能隨機應變,唯有敗亡。】

【建安十四年五月,吾引荊南軍南下,欲平定交州七郡,穩固自己的大後方,為此我拉攏蒼梧太守吳巨為我軍先鋒,對交州士燮發起全面進攻。】

【不過,在尚未到達蒼梧郡之時,士燮送信請降,在我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謀士馬謖的一點點建議下,察覺到了這是士燮的緩兵之計,其目的應是等東吳援兵到來。】

【為此,我們依照兵書,定下了奇襲南海郡,一舉堵死士燮最後一條道路,威逼士燮投降。】

【然而,我與幼常皆為紙上談兵,雖征戰多次,卻並沒有積累多少經驗,尤其是對地形的不熟悉。】

【南海郡,乃交州地形最平坦的郡縣,然依舊山嶺林立,溝壑交錯,地形崎嶇難行。森林遍佈,瘴氣盛行,此乃窮兇極惡之地。】

【荊南軍急行軍南下,並未在蒼梧郡有過多停留,也並未接受吳巨做嚮導攻取九真郡的建議。在沒有探明地形下,我軍急行軍繞行攻打南海郡。】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荊南軍雖有蠻兵隨行,然數量不多,在崎嶇的山路下行軍緩慢。等到軍隊攻入南海郡時,士武早已經修繕城牆,堅壁清野,以逸待勞。】

【荊南軍連攻半個月,都因為地形陡峭,荊南士兵不擅長山地作戰而難有存進。不久,因準備不充分,荊南軍內部瘟疫大起,雖有隨軍郎中,卻無法阻止瘟疫的傳播,至此士氣低落,軍隊戰力大降。】

【東吳將領步騭引兵而來,聽聞荊南軍於南海郡進退不得,轉而引兵偷襲蒼梧郡。】

…………

【吳巨果中計,引兵而出,於藤縣遭遇伏擊,吳巨為淩統所殺,蒼梧郡淪陷。】

【蒼梧郡丟失,我軍退路已斷,全軍上下人心惶惶,兵士多有逃者,終因紙上談兵而遭此失敗。】

【建安十四年七月,我軍被迫退回桂陽郡,在蒼梧郡遭遇東吳兵伏擊,輜重全丟,損失六千兵馬,實乃慘敗。後交州士燮倒向東吳,僅一戰之下讓我大半年的準備全部打了水漂。】

【此後,荊南元氣大傷,交州為東吳所得,荊南已成四面楚歌的境地,吾之處境已有累卵之危。】

【此戰歸來,我也染上風寒,臥病不起。於病床聽聞許都爆發叛亂,部分漢室忠臣於許都放出部分死囚以作亂,火燒許都。】

曹操因病往鄴城養病,曹操之子曹丕臨危受命,成功鎮壓叛亂,後緊急處死了所有關押在地牢的囚犯以絕後患。時為建安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也。】

【好吧,命運的死亡並非曹操與我有仇,只不過是趕巧了而已。】

【六月,風寒加重,我隱約見可望見父親劉表的身影常立於床鋪旁,我感嘆某將亡矣。】

…………

【七月九日,一老者行至零陵府,自言乃譙縣華佗,可治某之傷寒。】

【半月之後,某之傷寒已無礙,驚喜之下,我囚……求了華佗許久,其最終願意加入我的官府醫館,懸壺濟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