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樂杯”決勝階段第一天的比賽算是預熱,讓賽事組織者、選手以及觀眾都找找感覺。

當然,最需要適應比賽的其實是兩組現場解說。哪怕之前已經演練過很多次,但有觀眾和沒有觀眾氛圍是完全不同的。

要想把現場氣氛調動起來,就得時刻留意觀眾的反應,並有針對性的給出一些反饋,很考驗臨場發揮能力。

李家兄妹之前從未有過這類經驗。耿有才說書時,最多也就同時奉承幾百個看官老爺。茶逢素雖然主持過鋼管舞大賽,卻只是起個串場作用,和賽事解說根本不是一個性質。

好在兩個小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兩個老的有天賦專長,很快就找到了狀態。

從第二個比賽日開始,演武場從中一分為二,兩個專案的比賽同時進行,互不干擾。入場觀眾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觀賽。

幾位大少作為組委會主席團成員,早在預選賽階段就學會了象棋和摜蛋,並且時常相互切磋,水平提升很快。

對於莫揚極力要求加入賽事解說的做法,他們起初並不是很理解。只是出於對莫老闆預判基本不落空的信任,幾人都沒有反對。

不過看了兩天的比賽後,他們就深刻認識到了解說的重要作用。

高手對局固然能被描述得跌宕起伏精彩紛呈,菜雞互啄也能被渲染得曲折離奇趣味十足。

反正不管什麼水平的比賽,跟著解說的節奏走,絕對不會讓人感到無聊乏味。

普通百姓平日裡幾乎沒什麼消遣,這於他們而言就是極好的娛樂體驗了。

就連幾位大少都會忍不住想,要是他們在臺上比賽,有解說在旁講解,觀眾還不得如痴如醉啊。

隨著賽事的進行,棋牌大賽的熱度不斷上升,花錢入場的觀眾越來越多,到了小組賽結束時,單場觀眾已經突破了2萬之數。

之前的抽籤儀式來看熱鬧的人也有這麼多,可那一回是不用買票的。

而且大部分人除了看熱鬧之外,還抱著到西寧侯府見識一下的心思。雖然能看到的只有西門至演武場這麼小小的一段,可也算是進過侯府了啊。

……

……

在小組賽進行的二十多天裡,長福客棧的各種冷飲小吃風靡全城,引得一眾店家紛紛效仿。

只可惜他們能模仿得了樣式,卻模仿不到精髓。對於挑剔的人來說,還是隻認“長福”這個老字號。只不過

城中也出現了許多製作象棋、撲克的作坊。這個和“長福”的正版差別就不太大了,購買的人很是不少。

永寧五少因組織這屆比賽,收穫了百姓無數讚譽,風頭在玉州一時無兩。

對賽事的幕後策劃莫老闆,五少自是大有好感。因而他們對一眾商家冒名逐利的行為很是不忿,願意為莫揚主持公道。

莫揚則表示,既然是“同樂杯”,那麼讓城中的商家都賺些銀子,也很符合大賽精神,沒必要太較真。

不過五少給出的賽場內唯一餐飲棋牌供應商的待遇,他還是很愉快的接受了。這個名分,還是要抓在自己手裡的。

那些山寨商家的出現,早在莫揚的預料之內。

雖然藉助五少的力量,在永寧城裡搞壟斷非常容易。五少的背後是藩司、臬司、知府,並且還有軍方勳貴和朝中大佬,城中沒有任何一個普通商人能抗得住這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