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豫州麾下沐風,見過劉益州!”

大殿裡,沐風身側跟著趙雲,對著主座之上的劉璋徐徐行禮道。

劉璋面色白淨,身材微微有些臃腫,雖然正襟危坐,卻並沒有那種壓迫人的氣勢。

由於此時劉璋正領著益州牧的身份,沐風對他的稱呼,自然照著他的官職,稱呼為劉益州了。

“小賊,如今劉備兵列城外,你入成都若為勸降,還是速速離去為妙!”

只見那文臣一列中,一名面色黝黑的文臣踏步而出,指著沐風的鼻子大罵道。

眉頭微微皺起,沐風看著對方,拱手問道:

“敢問先生大名?”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劉巴是也!”

“沐風此入成都,乃是為益州諸君陳言利弊是也。”

不慌不忙的說到,沐風的話卻是讓劉巴一聲冷哼:“憑你一個小娃娃,有何資格與我主公陳言利弊?”

劉巴那頗為輕蔑的言語讓得四周發出一聲聲大笑,那頗為不屑眼神無不落在了沐風身上。

“沐風人微言輕。所做之事,也掛不上檯面,不過在襄陽與那蒯越鬥上了一番,並僥倖勝了他半招,不過劉巴先生名聞天下,自然是看不上這般事蹟的。”

沐風的話讓得劉巴臉色鐵青,那蒯越乃是荊州一等一的名士,劉巴雖在蜀中有名聲,奈何地處偏僻,自然比不過,沐風這番反話,卻是嗆得他一陣火大:

“我於蜀中治經典,流傳頗廣,汝有何建樹,敢來辱我!”

“沐風閒來所書《仙劍奇俠傳》、《笑傲江湖》等,在天下亦有流傳,這通讀之人,怕是比起劉巴先生要多上幾分。”

對著劉巴笑道,沐風的小說比起劉巴的經典,無疑更受尋常人的歡迎。

“市井小民,豈可與我士大夫相提並論!”

“沐風聽聞,劉益州於益州養百姓、減稅賦,重視民生,到了劉巴先生嘴中,怎生便成了難以提及之人?先生乃當世大儒,難道沒讀過荀子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嗎?”

“你……”

劉巴被沐風一嗆,倒是說不出話來。

這沐風引用荀子話語一事,自然難不住劉巴這個大儒,不過劉璋在益州的確是善待百姓,若反駁沐風,也有反駁劉璋政令之疑,這讓得劉巴不得不好生組織一番言語。

微微一笑,沐風見著那陷入思慮的劉巴,倒是找回了幾分當初在江東舌戰群儒時的感覺。

不過當初舌戰,乃是勸孫權抗曹,如今卻變為了力勸劉璋降劉,這般變化,倒是有趣。

而如今與劉巴一番針鋒相對,沐風倒是想念起了張昭等一幫子東吳文臣,若是這益州眾官有他們當初那種投降的熱情,只怕他這益州之行能輕鬆許多。

不過沐風也知道,當初張昭等人堅持投降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曹操勢大,若是劉備進犯江東,只怕張昭他們的主戰情緒,比劉巴等人還要強烈。

“我聽聞益州眾位先生,皆是人傑,乃是當世大儒,今日一見,沐風卻是大失所望!”

沐風知曉不能讓巴回過神來,其畢竟為有名的大儒,若是死纏爛打,只怕自己說不過他。

於是沐風將話鋒一轉,所說之話讓得益州眾人臉上無不露出了憤憤之色:

“如今劉益州在此,尚未開口,劉巴先生卻出言相爭,似此便是劉巴先生為臣子之道嗎?”

沐風的話語剛落,只見又是一道略顯矮小的人影從人群中竄出,朗聲說道:“小先生所說不錯,劉子初此舉,非待客之道,還望主公先聽小先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