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荊襄馬氏(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良攜弟馬謖,見過先生了。”
那白眉的男子對著沐風行了一禮,笑著說到。
荊襄馬氏,是荊州有名的望族,馬氏五兄弟裡最小的兩位格外有名:老五馬謖,字幼常;老四最有才能,名馬良,字季常。
因為馬良眉間有白毛,所以鄉里有諺語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沐風知曉馬良乃是以後劉備麾下的重臣,雖然說馬良的謀略能力並不出眾,但外交能力卻無疑極為出色,他曾多次出使東吳,哪怕孫權都對他禮遇有加。
馬良成功成為外交大拿,歸功到底那極高的情商還是佔了很大原因的,比如他此時的一句“先生”就讓沐風心情格外舒暢……
“久聞二位先生大名,沐風特向二位先生請教。”
“馬良曾聽機伯說過先生之事,對於先生之才,馬良不勝敬佩,不知有何可以相助先生的?”
沐風在這三國待了這麼久,自然知道機伯乃是伊籍的表字。
看來除了崔州平外,自己還有一個鐵桿粉絲啊!
“不瞞先生,劉皇叔與臥龍先生遣我取襄陽,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沉吟了片刻,馬良轉頭看了一眼想要說話的馬謖,向著沐風建議到:
“馬良不善謀略,然舍弟熟讀兵法,還望先生一聽。”
點了點頭,沐風將目光投向了馬良身後那個國字臉的男子。
馬謖,《揮淚斬馬謖》這部苦情劇的主演之一,最為有名的戰績便是智失街亭……
不過單說紙上談兵,馬謖的確是極為出彩的,他曾經給諸葛亮除了“攻心”之計,成了平定南蠻的最大功臣。
只可惜他失了街亭,釀成了大禍。如果說關羽失荊州壞了諸葛亮反攻的計劃,那馬謖的失街亭就是徹底廢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努力。
對於諸葛亮日後多次北伐,沐風只想說:先生勇氣可嘉……
“小先生,謖有一計,可供參考。”
聽著馬謖的第一句話,沐風便砸吧砸吧了嘴,這人與人之間的參差感便這麼被比對出來了,這“小先生”比起“先生”的感覺,可是差了不少。
“襄陽如今有兩股勢力,一為荊襄降將,二為曹軍老將,雖說同守一城,但關係並不融洽。謖知不少人尚有擁立公子琦之心,小先生只需攻心為上,攻人為輔,想這襄陽城必亂。”
沐風點了點頭,不得不說,這馬謖只要沒有親自帶兵,這頭腦還是清楚的很的。
“另外,荊襄望族,首推蒯、蔡、黃,次推習、馬二家。蒯越如今降曹,黃、蔡二家示弱,若能聯合其餘二家為聲援,則這襄陽城內聲勢,當以小先生為先。”
沐風聽著馬謖之言,微微一愣:“這馬氏自有二位先生,但這習氏?”
說實話,沐風雖然是穿越而來,但這習氏倒是真的沒有聽過。
“習氏的習珍,如今便在劉皇叔麾下,馬氏與習氏交好,良願為說客,想來以此些關係,能勸習氏想幫。”
見到馬良自告奮勇,沐風大喜,這兄弟二人各有所長,恰好彌補了沐風許多的不足之處。
對著馬良與馬謖拱了拱手,沐風面帶喜色:
“有二位先生相助,這襄陽城必破!待到回時,沐風稟報皇叔,二位先生當記大功。”
“劉皇叔仁德之名遍傳天下,我兄弟二人願為犬馬之勞!”
在馬良身後的馬謖肅聲說到,而馬良則是拱手笑道:“先生隻身犯險,膽識非凡,這大功我兄弟二人倒是受之有愧啊。”
多看了馬良幾眼,沐風打心裡覺得,這傢伙說話有水平……
與馬氏兄弟分別,沐風頓覺前途一片光明,哼著小曲逛回了府中,那輕鬆的模樣讓得霍峻都是投來了奇異的目光。
對著霍峻說了今天的收穫,馬謖的計劃讓得霍峻同樣拍手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