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州涿郡千里之外的南陽宛城。

縣署之外,治療傷寒的百姓依舊是車水馬龍,排成了長隊…

不過,因為醫者醫術的進步,幾乎…所有的傷寒症患者均能藥到病除,迎刃而解。

短短的一個月內,張仲景培養出了何止上百名醫者。

《金匱要略》與《傷寒症》更是被奉為醫學經典。

當有弟子詢問道,這兩本書是從何而來時,張仲景的回答很中肯,是柳郡守交給他的…至於柳郡守從哪獲得,他就不得而知了。

漸漸,張仲景的話傳遍大街小巷。

所有被治癒的百姓們…每日會默契的向南跪地磕頭,只為了拜謝恩人。

今日,縣署中的張仲景面色有些嚴肅。

他那雙溫和的眸子掃視著面前的十名弟子。

這些,是張仲景最開始時的弟子,他們學《傷寒症》與《金匱要略》的時間更長,如今…每一個都是能獨當一面的角色。

終於。

張仲景緩緩的伸出手,在一干弟子的面前,他把手划向衙署輿圖中幽州涿郡的方向。

“你們即刻趕往這裡…”

“南陽的瘟疫已經在可控制的範圍,現如今…幽州涿郡才是柳觀主最擔心的地方。”

“我已經將《傷寒症》與《金匱要略》完全謄抄過一遍,你們拿著路上研習,幽州涿郡…就靠你們了。”

張仲景的語氣和緩,可神態卻是堅定。

像是要灌輸給眼前這些弟子一些信心。

倒是這些弟子,一個個竟是躍躍欲試了起來,個個眼裡放出了興奮的光芒。

此行幽州,是挑戰…

卻也是揚名的機會!

能救治一郡之地的瘟疫,這足夠他們的名字流芳百世。

“師傅在上,弟子絕不辜負師傅的栽培!”

一干弟子拱手拜辭…

張仲景一捋鬍鬚,語氣鄭重。“是否辜負為師的栽培不打緊,可你們千萬不可辜負了柳觀主費盡心力默識出的這《傷寒論》與《金匱要略》!”

一干弟子抱拳。“必不負柳觀主默識!”

所謂默識…

——默而識之;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五月份最重要的節氣是夏至,夏至在漢代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節日。

夏至的這一天,各家各戶要像二月份社日那樣,去祭祀神明。

不過…這一次的祭品是麥和魚。

二月份的社日,是向神明祈禱豐收,五月份的夏至,則相當於用豐收的成果去回報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