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情?

橋玄目光幽幽。

儼然,他知道三年前那場「大名鼎鼎」北伐鮮卑的大戰中,更多的隱情。

柳羽沒有說話,他默默的看著橋玄,等待著他的真知灼見。

「世人只知道三年前,是陛下力排眾議,派夏育、田晏、臧旻各率三萬兵馬,連同匈奴的一萬人,共計十萬大軍北伐鮮卑,可事實上,世人又怎會知曉,夏育的背後是誰?田晏的背後是誰?臧旻的背後又是誰呢?」

橋玄把話說到這兒,柳羽就懂了…

敢情,這三位主帥,也不是一條心哪!

柳羽不由得回憶起,歷史記載中,那場靈帝朝時,聲名赫赫的「漠南之戰」…

戰備上,九萬漢軍,一萬烏桓軍,均是騎兵,裝備精良。

名氣上,夏育、田晏都是打了十幾年仗的將軍,更是師從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臧旻則歷任匈奴中郎將,中山、太原太守,在討伐叛亂中屢立戰功,甚至鎮壓了會稽人許昭在句章的起義,活捉叛賊父子。

再說戰術上,東路夏育出高柳,西路田晏出雲中,中路臧旻與南匈奴單于出雁門,三路大軍帶著輜重穿插兩千裡直奔草原腹地。

似乎,乍一看…這麼點將,這麼排兵佈陣,沒毛病。

可稍稍一推敲,問題太大了。

「讓我猜猜…」劉羽手指在案几上敲動,「段熲本就是宦官一黨的,田晏是他的弟子,出征前剛犯下死罪,出征也是有那時候的中常侍王甫提議「戴罪立功」的,所以,他應該是宦官一黨。」

「不錯!」橋玄頷首。

「臧旻能從底層徐州從事做起,桓帝朝時闢司徒府,除雍奴令,靈帝時,為吳郡太守,熹平初,拜揚州刺史,遷使匈奴中郎,將徵拜議郎,轉長水校尉,歷任中山、太原太守,這等升遷的手段,豈能少了世家大族的扶持,想來,他是某個氏族一派的。」

「看來,柳小友對這些人物的履歷,知之甚詳嘛!」橋玄一捋鬍鬚,繼續道:「桓帝朝,闢司徒府,除雍奴令不假,而那一朝的司徒姓袁!」

噢…

柳羽撓了撓頭,這他就懂了。

呼…

輕輕的撥出口氣,最後是夏育,這個柳羽就看不懂了。

橋玄似乎看出柳羽的疑竇,提醒道:「夏育是武威郡姑臧人!」

「關西將門?」柳羽下意識的脫口。

關東出相,關西出將…

如果是關西將門支援的將領,那,也怪不得…他能平步青雲,乃至於被劉宏委以重任。

「你發現問題在哪了麼?」橋玄接著引導柳羽。

柳羽眨巴了下眼睛,「陛下為何會派這麼三個人統兵呢?」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兒!

關西將門、關東氏族再加個宦門…這樣***挑選出來的將軍,他們出征是打別人嘛?陛下確定,他們三個自己不會打起來麼?

「柳小友覺得呢?」橋玄把這個問題又拋還給柳羽。

這…

柳羽吧唧了下嘴巴,還是想不明白。

橋玄捋著鬍鬚,緩緩道:「那一年陛下才二十三歲呀,多麼年輕氣盛,敢打敢拼的年紀!」

「陛下那時候是鐵了心要重溫漢武帝的榮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者,雖遠必救,自陛下繼位起,鮮卑年年冬季南下劫掠,陛下是忍無可忍!」

橋玄的娓娓道來…讓柳羽越發的迷茫與困惑。

「即便如此,那段熲尚在,張煥也在,陛下為何不用涼州三明,反倒是啟用這***推舉的人?我雖也知陛下善於制衡,可戰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