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往後山行進…

柳羽與天子劉宏在前面,百官跟上。

一路上,柳羽細細的講解道:「蛾賊之所以叛亂,是他們吃不起飯,吃不起飯的原因,是因為田畝都掌握在少數地方豪門氏族的手中,只要是做佃農…就要被剝削、被壓迫…百姓們永遠吃不飽,可適合耕種的土地就那麼多…從哪去開墾出更多的田畝,讓百姓耕作呢?」

柳羽先是丟擲問題,然後自問自答。「所以…在種植農務上,想改變百姓吃不起飯的現狀很難,那麼…就只能另闢新的方法!」

這點…

劉宏倒是有所體悟。

此前,豪門氏族做官的通道,是察舉…

再細化來說,是求評與太學相結合,劉宏想要安插自己人,那無論如何也繞不開太學…繞不開求評,繞不開世家大族,這屬於一個賽道被徹底堵塞了,所以劉宏開辦鴻都門學,直接從中提拔有一技之長的寒門子弟,這算是開闢了新的方法!

而這…豬肉!

劉宏這麼想,柳羽的話還在繼續,「臣在玉林觀中所養的豬,不止是肉質鮮美,而且…肉生的也比尋常的豬要多許多。」

「多?」劉宏一邊踏步一邊反問,當然…他只是微微的動容,倒也沒有太多在意。

可柳羽的下一句話卻是驚到了許多人,他朗聲道:「同樣是一頭豬,別人養的,百日下來,也就七、八十斤,可玉林觀養的,百日下來能夠接近兩百斤!」

不是柳羽吹牛…

畜牧專業中,有具體的資料支撐,在後世豬從二十一天斷奶後,能四個月長到二百六十斤,平均每天能增重八百五十克…

當然,那是後世精細化飼養的原因,這個年代…不可能做到那麼的精細,但接近兩百斤重量…問題還是不大的。

恰恰就是柳羽的一番話,讓劉宏與百官都愣住了。

一頭豬,四個月,兩百斤!

這意味著什麼…根本就無需累述。

就拿這個時代的羊來對比,一年下來,也不過長七十斤,就這已經算是十分難得,許多羊…肉少,五、六十斤也是正常的。

如果這樣去比較…

那養豬生出來的肉,是羊的六、七倍?

不等所有人回過味兒來…

柳羽的話再度脫口,「何況豬乃雜食牲畜,和羊不同必須用草料去餵養,豬啥也能吃,剩菜殘羹,一些餿了的五穀,只要足量…就能換成它們身上增添的大量肉食!而且…如今的大漢,百姓中多有菜色,這是因為百姓們五穀吃的多,可肉食吃得少…耕地時也缺乏力氣,這是一個惡性的迴圈!」

跟在隊伍中間的橋玄似乎已經悟了…

他倒不是覺得豬吃雜食,而是覺得養豬…更好操作一些。

就像是養羊要吃草,吃草就必須帶著羊四處放牧,中原哪有那麼多牧場?可…按照柳羽的說法,養豬就不用…只需要,豬棚!

橋玄這輩子做過的工作不少,可唯獨沒有養過豬…柳羽的話,他也只能大致的去判斷,真實性…有待商榷。

不過…

有人倒是提出了質疑。

「柳觀主說的不對呀!」張讓眯著眼,一副質疑的模樣:「咱家從小也是從苦日子裡走出來的,可沒聽說過豬好養的呀,以往咱家那村子裡也有人養豬,可養到最後…不是豬棚被豬給拱壞了,就是因為豬肉難吃,賣不上價格,怎生…這豬到你這玉林觀那就如此聽話呢?」

張讓問出這話時…柳羽已經引著眾人走到了一處豬棚,這是後山最大的一處,裡面圈養著的豬何止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