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為亂世中的百姓,謀得一點希望!(第1/5頁)
章節報錯
千秋萬歲殿中,氣氛愈發的冷峻。
天子劉宏凝著眼睛,他尤在權衡…
勾結太平道,扶持太平道,袁逢自然罪無可赦,可袁家又逃得了干係麼?
袁隗不知情?哼,誰信哪?
可要怎麼處置?抄家?滅族?
呵呵…
這個想法剛一出現,劉宏就覺得自己天真了,察舉制下延伸出的「二元君主制」可不是鬧著玩的,滿朝公卿效忠的是兩個主子,其一是精神層面上的天子,其二是舉薦自己的官員。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里遍佈天下,有多少官員認其為「主」!
不能不罰,卻也不敢重罰!
要知道…
歷史上的劉宏之所以在黃巾叛亂時,第一時間解除黨錮,便是擔心這些黨人與黃巾賊勾結,那於大漢將覆水難收!
而袁家這些年組建「奔走之友」救濟黨人也好,將黨人安置在汝南「韜光養晦」也罷,其在當世的威望已經沖天。
這就是為何…
弘農楊氏五世三公,可論及名望遠不如汝南袁氏的緣故。
差太遠了!
就在這時…
身處暴風眼中的袁隗站出一步,他將官帽與官袍脫下。
「陛下,臣之兄長如此行徑,這是株連九族的大罪,陛下仁德,盤桓再三,不忍加罪於老臣,可老臣卻自知罪孽深重,今卸去官服、官帽,恢復賤民之身,若陛下哪一日想明白了,隨時可去袁府將臣緝拿歸案,五馬分屍也罷,流放也罷,我袁氏一族絕無半點怨言!」
言及此處…
「啪嗒」一聲,袁隗跪地,隨著「咚」的一聲,他朝劉宏磕了一個重重的響頭。
旋即…
袁隗從懷中取出一封竹簡。
「此竹簡為太平道叛亂的分佈圖,乃是草民從兄長房間中搜出來的,其中詳細記錄著每一處壇口的人數,每一處壇口進攻的方向,以及他們的領導者,袁家闖出的禍,草民就是不在朝廷,然亦願為漢再付出最後一份力!助陛下剿滅逆賊!」
此言一出…
群臣驚怖…
「陛下,畢竟…那逆賊袁逢是袁太傅手刃的呀!」
「是啊,陛下,大義滅親…若還因此被貶為白身,那…那以後大漢?誰還會行此大義滅親之舉?」
「陛下…袁太傅取出此圖,這足以佐證其忠心於大漢,望陛下下旨申飭即可,萬不可因為逆賊袁逢牽連袁太傅,袁太傅是朝廷的棟樑啊!」
十個…
二十個…
三十個!
足足四十餘朝臣為袁隗說話。
劉宏的眼眸不漏聲色的轉動,他知道這個數量的朝臣意味著什麼…
可只是申飭,他劉宏過不了心裡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