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哪吒明明是英雄...”

有人道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哪吒擊退夜叉,殺敖丙為小妹報仇,得到了所有孩子的追捧。可畫面一轉,知道此時的大人與孩子的態度相反,是憤怒,是怨恨。

這一轉變可以說非常精彩,孩子們樸素的正義與大人無可奈何又卑劣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而更加現實的是小孩的正義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的,他們必將被大人裹挾成為未來的大人。

眾人沉著臉,謾罵,憤怒,不解通通被壓著,他們年紀都不小了,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原因。

哪吒打夜叉,殺敖丙對嗎?

對!

龍王不降雨要求童男童女,夜叉上岸抓孩童血食,哪吒殺之可謂是為民除害。

可又不對。

百姓要的是雨,如若沒有下雨繼續大旱下去所有人都要死。正義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存!

他們不敢對龍王發怒,但他們敢罵哪吒。

正義不在是正義,公道淪為求生的墊腳石,英雄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

這一幕除了震撼以外,觀眾們找不出其他詞彙形容此刻自己的心情。

一個影像話本竟然比現實還有血淋淋,人心的醜惡展現得淋漓盡致。

“哪吒是主角,他們天生異象又有仙人法器,一定能戰勝龍王的。”

浩雲真人聽到坐在身邊的一個年輕道士自我安慰,甚至可以說是祈禱。而他自己更加現實,說出目前最穩妥的方法。

“如今之際,哪吒最好就是認錯,這樣子李靖應該有辦法保他,畢竟哪吒可是有個仙人師傅的。”

倔不代表傻,現在百姓需要降雨,龍王肯定是不能惹怒的。若是尋常人絕對是死局,可哪吒背景大,前有李靖後有太乙真人。

同時龍種多後代,區區一個兒子死了還真不是事。待到哪吒成長起來後,有一手遮天之力再報仇也不遲。

可惜他是哪吒,註定不會像浩雲真人所想。

“不!我就不!明明是他們不講理,成天禍害人!”

緊接著哪吒彷彿是在回應他們的期待,對所有人發出怒吼。

做法很不明智,在場所有人可能都沒有一個敢這麼做。人是趨利避險的,可趨利避險的人不會成為英雄,不會被人憧憬。

最能讓人代入的也不是像自己的。

望著哪吒違逆所有人,堅持自身正義的身影。眾人身軀一震,哪吒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變得無比高大,已經不是一個可愛的小孩。

是一個英雄。

心裡的那口氣得到釋放,彷彿他們就是哪吒,場面瞬間沸騰,有人忍不住站起來拍手叫好。

“好!!!”

“哪吒當為英雄也。”

“我輩修士當自強不息,戰天鬥地。”

這一刻連浩雲真人這三百多歲的人都激動得像個孩子,上一次這樣子還是小時候聽長輩說道尊一手挽傾天,隻身戰妖族三聖。

不僅僅是他們這裡,外邊也傳來其他人的歡呼。

“可悲啊,心多壯志,死有多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