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龍宮原來近在咫尺(第1/3頁)
章節報錯
昭仁帝又是一怔,“堂兄,看來您是真的忘記了。”
豫郡王:“……請陛下告之。”
昭仁帝嘆了口氣,“那片御湖,原本也是在皇宮之中的。但在父王仙逝的前一年,當朝許皇后因謀害慧貴妃和小太子,就是朕的母后和朕,未遂,被暴怒的父王貶斥,下令剝奪其後位,貶為庶人,並將其關到小御湖中的雁棲島之上,終身不得踏出孤島半步。
後來,父王還不解恨,又下令在秋梨園外砌起高牆,將小御湖由皇宮中給分隔了出去,寓意將廢后逐出皇宮,並派專人嚴密看守,不準外人踏足島上半步。
自那以後,小御湖和雁棲島雖與皇宮只有一牆之隔,但卻是皇宮外的一片孤湖禁地,無人敢再提及。這十幾年來,就連朕,都未曾踏上過那孤島半步。”
豫郡王倒抽一口涼氣,“臣~竟然忘了還有這麼個禁湖的存在。而那禁湖之上,竟然還關著前朝廢后。是臣的疏忽,臣大意了。”
昭仁帝苦笑了一下:“那一年,朕才四歲大點,此事也是後來母后告訴我的。堂兄那年也不大,後又家逢鉅變,不記得也是平常之事。”
九歌:“……”十四年前,豫郡王那時應該才十四歲不到,是個半大孩子,記不住是很正常的。
但是,豫郡王是何許人也。少年時便展露頭角,名滿天下,是個有超凡智慧之人。而當朝皇后謀害貴妃和太子,最終成為廢后。如此一樁天大的事情,身為皇室宗親,他又從小痛惜幼帝,怎麼可能會記不住呢?
或許是,如昭仁帝所說,他後來遭逢鉅變,只想著一心復仇和保護幼帝,所以才將此事給疏忽了?
不對不對,他要保護幼帝,平衡朝政,首先要提防的,便曾經是出手害過幼帝之人。
而以他的縝密心思,又怎麼能忘記掉廢后,這個重要人物和這樁重要事件呢?
九歌有些迷糊。
豫郡王的臉色無比凝重,他向門外招招手,朔一飛奔而入。
他快速對朔一耳語了幾句,後者又同樣飛奔而去。
同時,昭仁帝也招招手,有個小太監快步上前,恭身聽旨。
“去將皇宮的輿圖取來,記住,將十四年前的舊輿圖和如今的一起取來。”
朔一應該是去雁棲湖檢視了,而小太監去取新舊輿圖,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豫郡王神色凝重,昭仁帝也是如此,兩人皆心事重重,似乎在為疏忽大意而懊惱。
一時間,殿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九歌等得無聊,反正等著也是等著,便突然問:“王爺,這永王父子到底何德何能,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奇人異士為他們賣命呢?”
豫郡王:“九歌指的是?”
九歌指指剛才畫的兵器圖,“如果我猜測得沒錯的話,永王父子手下,最少有三個能人異士。”
“哦!”昭仁帝即刻來了興趣,“哪三個。”
九歌凝眉:“一個是擅長百機之術的大匠,另一個則是擅長機關機括的能工,還有一個是會堪輿山川地貌的堪輿大師。”
昭仁帝點頭接道:“大匠為其設計建築複雜的地下龍宮,能工為其製作能隱身的戰船,還有各類機巧兵器利刃。那這個為其堪輿山川河流地貌的大師,又是何用途呢?”
聽完昭仁帝一針見血的總結之言,殿內三人又再次陷入沉默之中。
九歌嘆了口氣,“臣就是不明白,為何永王父子能找到這樣的能工大匠。這些人不應該皆是些隱居世外的高人名士,是輕易不可能為五斗米折腰的嗎?”
豫郡王瞥了一眼蹙眉的九歌,斟酌著用詞試探,“莫不是九歌從前曾見過他們?”
“沒有。”九歌答得很乾脆利落。
豫郡王哦了一聲,“是呀!這麼多的高人奇士,怎麼就甘心被永王所用呢?”
九歌瞥了豫郡王一眼,欲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