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林市區近郊的第一農業公司,現今正是採摘“面果”之時。

以帝國大陸來說,現今是12月份,綠林地區的維度在赤道附近,正是雨季。

這裡的土壤和氣候,其實和帝國大陸南域酋長國集合體一般,並不適合北域及西洋地區的農業作物。

在新大陸中部地帶,主要的糧食就是“面果”。

是一種類似香蕉的植物果實,喜水,每年雨季前播種,雨季中期便可以採摘,也就是從播種到採摘,僅僅三個月。

但其畝產量不高,而且澱粉含量比較少,人類需要大量攝入才能滿足機體消耗所需的營養及熱量,作為主食的話,一畝地每年收成,大概還不夠一個人的口糧。

是以,第一農業公司雖然有數百平方公里的農田,看起來碩果累累,但公司主管“綠農01000001”還是愁眉不展,因為剛剛接到通知,今年需要上交的計劃糧又加了百分之二十的指標。

陸銘和綠蘿現在就在第一農業公司的農場裡遊玩。

第一農業公司,和大部分平原農業公司一樣,鬆土播種、撒肥、農藥噴灑等等都是機械化。

但果實採摘,還需要人力,倒是最後的植株可以靠機器直接碾碎拌入土壤中。

陸銘特意研究了下,比之前世玉米小麥等等收割可以機械化的程度還是差許多。

也不僅僅因為“面果”含太多水分太軟太容易破,不似玉米和小麥那般可以透過收割機器的特製孔直接過濾和植株進行切割。

主要還是農業機械化,從來不是自己前世二十一世紀才開始的。

前世西方發達國家,甚至二十世紀初期就有這苗頭,開始是用馬拉著自動鬆土播種的機械,後來用蒸汽機做動力,到後來,就有了拖拉機頭,收割、播種等等機械的完善也是循序漸進。

帝國大陸來說,農業機械化的水平就是前世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差不多,實則和自己祖國二十一世紀已經沒太大區別,能實現機械化的基本實現了,就是個效率問題。

新大陸就差一些,農業機械化的綜合水平大概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要解決機械採摘這種“面果”的技術,確實很有難度。

好在其人力資源充足,聯合統一企業高層大概也認為,還是靠人工成本更低。

農場工人最忙的時候,基本都是在果實成熟期。

綠蘿的父母不願意吃白食,是以安排進了第一農業公司做工人。

公司主管“綠農01000001”,聯合王國前線指揮部情報檔案代號為“綠林第一農場王經理”的棕發老頭,快六十歲了,此時陪著陸銘和綠蘿在果蔬園裡轉悠。

各種水果,看起來都很好吃,基本上,都是供應給權要階層。

以人口最多的各種一級職工來說,水果每個月僅僅供應一斤。

陸銘和綠蘿,現今則是手指一指,便有工人去採摘,留著給打包帶走的。

其實,陸銘完全不似看起來這般悠哉。

因為今晚,就是導彈來襲之日。

前線指揮部,很多準備工作都在弦上,隨著導彈襲來會馬上展開。

首先便是整個獅鷲團進入新大陸,也就是海岸安全叢集擴編為數千人的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