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八號首長(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三電視機公司的公寓樓分為三種,普通公寓樓,都是六層樓,每個樓層共用洗漱間、廚房等等公用設施。
高等公寓樓也是六層樓,是高階技術工人和基層管理階層才有資格分配到的住宅,是廚衛獨立的公寓樓,一些得到過特殊功勳的職員,也可以申請高等公寓。
第三種是最高階的高層公寓樓,一棟十五層的電梯公寓,距離海濱很近,是可以欣賞海景的豪華公寓,指標也很硬性,李副局長都不夠資格,各部門第一主管及分公司領導才得以分配。
當然,李副局長另闢捷徑,住在了火車站附近的配送大廈,環境不比高層公寓樓差多少。
可不管怎麼說,便是李副局長這種都是沒資格住進高層公寓的。
也正因為如此,爭指標爭的最嚴重的就是第二級別的高等公寓樓。
因為其申請條件很有些彈性,主要還是看稽核部門透過不透過。
高等公寓,也一向指標緊缺供應很緊張。
現今陸銘和綠蘿就在公司15號高等公寓樓的305室內。
說是高等公寓,但實際還是中間走廊南北為房間的宿舍樓那種佈局。
單號為陽面,雙號的話在陰面,採光就比較困難了,是以哪怕同住一棟樓,單號和雙號的爭奪也很激烈。
305和公寓樓裡其他套房一樣,其實就是一室一廳套房結構,加了獨立廚衛。
不過夫妻兩個肯定夠住,孩子的話,斷奶以後,便送去學校統一培養了,從小就住學校的集體宿舍,是以新大陸的普通民眾家庭親情觀念極為淡薄。
但也有例外,比如最高層那些。
其實也不用最高層,便以第三電視機公司的高層來說,能住進高層公寓樓的階層,子女便可以接來身邊生活,而且,通常能趕上第三代出生,可以帶在身邊培養第三代。。
也就是,用帝國大陸的觀念來說,到了市政廳的第一局長級別,便可以擁有孫子孫女們的天倫之樂。
當然,如果足夠年輕,兒女也有可能會一直帶在身邊的。
而且,集團總部那些家族,必然是世世代代都傳承著特權的。
這一點,要不要在即將發起的傳單攻勢裡重點提及,陸銘也考慮過一段時間。
但現今決定不用了,因為固然這是一種可怕的特權,但新大陸底層民眾已經習慣的生活,反而覺得不用養育孩子沒那麼麻煩沒壓力吧?用帝國大陸思維來抨擊這一點,可能反而令新大陸人覺得傳單簡直莫名其妙,會起反作用。
和李副局長、綠蘿等等不同人群接觸後,更覺得抨擊這一點的話,全無用處。
所以,重點還是養老院的真相,那會是絕對的衝擊新大陸人底限認知的勁爆內容。
不過,這養兒育女的特權,除了高層擁有,其實最貧困的階層也是如此。
新大陸的最貧困階層,主要是山區的農民。
平原地區,新大陸實行的類似集體農莊制,統一機械化作業,和工廠模式沒太大區別,農民就是工人。
但新大陸丘陵地帶農田很多,耕種丘陵及山區農田的山民生活是最艱苦的,按戶分田,每年繳納許多糧食作為高昂的耕種稅。
山區農家的子女,只能自己家庭養活,倒是老人,60歲以後便可以選擇送去養老院。
綠蘿就來自南部山區的農村。
從小的夢想就是好好學習,將來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得到進城市工作的機會。
她從來不曾擁有的從小就住集體宿舍的特權,將來她的子女會擁有。
因為對綠蘿來說,小時候的生活是很悲慘的,經常吃不飽穿不暖,上學開始都是偷偷旁聽,但她很聰明,成績特別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第一,也就年年拿到全額減免學雜書本費用的機會。
但山區師資力量畢竟有限,她最終也是險而又險的才考上了一所技校。
陸銘聽著她的經歷,自然明白這個運轉數百年的巨企機制的邏輯。
因為山區的地必須也要有人耕種,是以,幾乎就是將山民階層固化,世世代代耕種下去就好。
綠蘿這種,屬於山區的鳳毛麟角,才會得到階層躍升的機會。
當然,所謂階層躍升,不過是從山區,來到了城市的最底層。
現在,綠蘿走在305公寓內,雖然只是一室一廳的套房,但顯然對她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的美夢成真的幸福。
甚至她都捨不得在房間內留下一點點灰塵,地板擦的特別亮,鵝黃色過膝襪緊裹的可愛小腳踩在上面,她歡快的想跳舞。
陸銘在客廳裡慢慢喝著茶,看她開心模樣,心裡也有愉悅之感。